二十届四中全会名词卡片:分布式能源

二十届四中全会名词卡片:分布式能源

来源:新华社 2025-11-25 15: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延伸阅读

发展分布式能源的重要意义:

分布式能源已经成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分布式能源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更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相较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低、较为分散,分布式开发利用比集中式更符合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和技术特性,同时也能因地制宜利用清洁燃料,降碳减排效果明显。

二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能需求。 通过不同利用方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且运行模式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用能需求。对偏僻山区、海岛等地区,分布式能源可以更好就近布局、满足需求。对供电安全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医院、银行等用户,以及用能需求多样的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可提供高品质的综合能源服务。

三是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发展分布式能源既能够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也能够降低用能负荷对能源大系统的依赖,还可作为备用、调峰之用。

四是有利于带动社会投资和相关产业发展。 与重大单体能源项目相比,分布式能源单体项目规模小,建设运营资金量小,社会投资门槛低,开发应用场景多,运行智能化也更容易实现,社会投资长期活跃。同时,分布式能源发展可以为地方高载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推动产业布局和能源布局协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也要看到,分布式能源发展起步较晚,面临着小型系统集成技术难度大、单位生产运营成本较高、配套体系不够完善等挑战。

发展重点包括五方面:

一是着力建设零碳园区。 在工业负荷大、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用能园区,促进风、光、生物质、地热等能源的就地转化和消纳,满足园区电力、制冷、供热、蒸汽、氢气等多样需求。

二是积极推进零碳乡村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在农村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发展模式。

三是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 推动既有建筑的一体化改造,新建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同步建设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推广应用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遮阳板、光伏采光顶、光储充停车棚等产品,打造以建筑为载体的分布式光伏。利用建筑的屋顶、窗户等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

四是加强清洁能源和交通运输融合发展。 推动交通与能源一体化设计,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周边未利用地和存量用地开发清洁能源,在公路沿线、分拨中心等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满足交通运输的电、氢等能源需求。

五是合理布局建设分布式天然气能源站。 以调峰、备用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天然气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作用,在气源有保障、气价可承受、调峰需求大的地区,适度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

在实践中需注意防止三方面偏向:

一是防止规模盲目扩张。 统筹考虑分布式能源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分布式能源的开发规模和布局,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二是防止衔接配套不到位。 科学建设配电网,因地制宜建设微电网,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和消纳能力,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

三是防止不公平竞争。 规范分布式光伏能源开发建设管理,推动各类投资主体依法依规开发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分布式能源市场交易机制,推动包括分布式能源在内的各类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

策划:车玉明

统筹:万方、王子晖

文案:卢俊宇

设计:樊珊珊、王晔

【编辑:王琴】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