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批智能设备完成验收调试,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内遂高速公路120公里主干道智慧化升级工程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四川省首次在BOT运营高速公路上实现全路域监控、无人化收费与分布式光伏发电三大系统深度融合的示范工程,这条横跨西南腹地的交通大动脉,历经数月克难攻坚,成功完成了从传统基础设施向智慧化、数字化的华丽转身。
全域感知:构建智慧路网的"神经中枢"
行驶在今天的内遂高速上,细心的驾驶员会发现,沿途矗立着全新的智能监测设备。这些装备AI算法的“智慧之眼”采用深度学习算法,不仅能准确识别行人闯入、车辆违章停车等常规事件,还能敏锐发现路面散落物、车辆异常行驶等潜在危险,正在7×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道路安全。系统运行以来,成功预警多起安全隐患,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这套系统让高速公路拥有了‘全天候慧眼’,”内遂高速运营部负责人介绍道,“一旦出现异常,预警信息会立即推送至监控中心,为我们的快速响应、交通疏导和应急救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大幅提升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速度。”这标志着内遂高速在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智慧节点:体验“秒过”收费站
在内遂高速安岳收费站,驾驶者们正在体验前所未有的通行效率。智能化AI收费机器人的投入使用,让“扫卡、缴费、抬杆”一气呵成。“太快了!整个过程不到20秒。”经常在遂宁-安岳两地往返的货车司机王师傅赞叹道。这些“AI收费员”支持ETC、移动支付等多种方式,可实现车辆识别、计费、开票全程自动化,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服务,让司乘享受“一扫即走”的便捷,显著提升了道口通行能力。
与此同时,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完成则为智慧运营披上了“绿色外衣”。收费站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正静静地将阳光转化为绿色电能。这套分布式光伏系统年发电量可观,不仅能满足收费站部分办公与设备用电需求,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更是内遂高速践行低碳环保理念,打造绿色智慧高速的生动实践。
数字匠心,夯实智慧之路根基
如此大规模智慧项目的顺利落地,离不开严谨的工程管理与高质量的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内遂高速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施工组织进行了精心策划。
“我们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内遂高速运营部负责人表示,“尤其在摄像头立杆基础、电力接入、防雷接地等隐蔽工程方面,实行重点把控,杜绝质量隐患。” 专业技术与管理团队对关键节点开展全过程旁站监督,严守工艺标准,确保了智能设备的稳定可靠与系统集成的高效无缝,为智慧高速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内遂高速的全面智慧化蜕变,不仅为未来扩展车路协同、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功打造了智慧交通的样板工程。接下来,内遂高速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加强运维保障,让“智慧高速”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安全出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图片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内遂高速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