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致敬宁夏工匠】③江丽华:28载匠心筑梦 从一线检验员到“塞上工匠”的坚守与传承

【2025致敬宁夏工匠】③江丽华:28载匠心筑梦 从一线检验员到“塞上工匠”的坚守与传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1 14:1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31日下午,宁夏总工会为20名2025年度塞上工匠颁发证书及奖杯。

他们中既有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的制造工匠,也有守护非遗根脉的文化传承者,

更有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技术先锋,是各个行业内的技术尖兵和创新骨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见贤思齐,一起聆听宁夏工匠故事。

在宁夏赛马水泥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总有一个身影穿梭于实验室与车间之间,从青涩的一线检验员到技术质量部部长,28年光阴流转,江丽华用专业与执着,在男性主导的水泥行业书写了属于女性工匠的精彩篇章。她手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塞上工匠”等诸多荣誉,却始终扎根一线,以“干一行爱一行”的初心,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初心如磐,28年与水泥行业的不解之缘

“当初选择水泥行业,纯粹是因为专业对口,但没想到一扎就是28年。”采访中,江丽华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作为水泥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她带着对专业的热爱进入宁夏赛马,从基础的化验工作做起,春夏秋冬不惧严寒酷暑,在生产一线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在男性占比极高的水泥行业,女性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但江丽华坚信,耐心与细心是很多女性具备的突出特质。“工作中没有捷径可走,无非是多一份坚持,多一份热爱。”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在无数次重复的试验中寻找突破,在高强度的一线工作中稳步成长。

匠心筑梦,在重复与创新中铸就技术标杆

在江丽华看来,水泥行业的工匠精神,藏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与创新中。“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试验、反复打磨,从枯燥的流程中突破瓶颈,研发出性能更优、更绿色低碳的新产品。”28年间,她带领团队深耕技术创新,多项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广受认可,在全国水泥行业化学分析物理检验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从一级高级技师到正高级工程师,从水泥工艺专业到企业管理领域,她始终保持学习热情,考取能源管理、温室气体核算等多项专业证书,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内的技术标杆。

薪火相传,以师带徒打造高素质技术团队

作为技术质量部部长和党支部书记,江丽华不仅自身优秀,更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她推行“师带徒”制度,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在她的悉心培养下,有徒弟成长为全国操作能手,团队也先后荣获全国水泥品质指标检验大对比特等奖、“全国信得过班组”等荣誉。“带团队的关键,一是吃透国家标准,二是反复锤炼技能。”江丽华的管理之道简单而有效,2021年成立江丽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开展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生产服务和技能传承等多元化活动。

责任在肩,深耕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走出企业,江丽华还积极参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深入泾源县的村庄考察帮扶。“乡村振兴需要找对路子,绿色农业、低碳发展就是好方向。”这次经历让她对工作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决心。谈及未来规划,她表示将继续聚焦新产品研发,带领团队在绿色低碳、碳足迹管理领域持续探索,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对于年轻一代,江丽华给出的建议简洁而有力:“坚持与创新,不断改进。”这不仅是她28年职业生涯的总结,更是她作为“塞上工匠”传递给后辈的精神密码。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在重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江丽华用28年的深耕细作证明,工匠精神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信仰,而是融入每一次试验、每一项坚守中的职业追求,她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怀热爱、执着前行,平凡岗位亦能铸就不凡。(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记者:胡冬梅 实习生:康嘉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