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1月21日电(记者 马芮)在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上,集装箱的装卸、收货与车道分流已实现高度自动化,“全天候24小时”畅通无阻已成为现实。
单个设备的运行看似轻松,但当数十台设备组成车队协同作业时,如何确保整体调度的安全与效率成为关键挑战。针对这一问题,金岸重工工程技术部副经理范榉华介绍说,公司联合多家科技企业,共同开发了车队调度系统(FMS)。通过该系统,车队能够灵活调配,并实现电量的“阶梯式管理”,大幅提升运行效率。
范榉华表示,这只是智慧码头中的一个环节,却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调试与优化,包括对定位信号不稳定等问题进行超过40次算法修改,才最终实现车队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运行。
身为95后,范榉华所在的智驾团队也多为同龄人,他们和更有经验的老一辈工程师一起实现各模块之间的深度融合。当被问到有什么经验分享给更年轻的一代人时,他表示,最重要的是要秉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当前新技术日新月异,要不断钻研计算机技术与智能化系统,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他看来,码头的智能化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代表着一种深入DNA的环保理念与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这支青春力量,正以实际行动推动港口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向持续演进。
(审核:高琳琳 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