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银川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宁夏银川:《银川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0 13: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0日,宁夏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在银川市行政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银川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银川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已于今年9月9日银川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9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确保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院前医疗急救,是通过“120”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在患者送达医院救治前开展的现场抢救、途中紧急救治及监护的医疗活动,对挽救患者生命、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起到关键作用,是现代医疗体系和社会应急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当前,银川市已构建起以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为中枢、各级医疗单位构成的网络医院及28家急救站(点)为支撑的城乡急救网络体系,基本实现了市域范围全覆盖。通过立法方式,固化实践成果,推动问题解决,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效、可及、优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需求,既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和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的银川实践,也是贯彻落实“五八”强首府战略、建设医教强市、满足群众高质量院前医疗急救需求的现实举措。

《条例》共设6章34条,从体系建设、管理服务、保障机制、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促进、规范、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做了详细规定。

首先明确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公益属性,银川市各级政府要将其纳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统筹建立由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网络医院及其设置的急救站(点)等共同组成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本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规划,科学合理设置急救站(点),完善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市紧急救援中心和急救网络医院服从统一指挥调度、及时完成急救任务;有关部门、红十字会、新闻媒体、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组织要加强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宣传、培训。​

在强化管理服务流程方面,要求构建统一智能调度平台,整合急救资源并与公安等系统数据联通;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流程,明确急救任务受理、统一调度指挥、执行急救任务、特殊情况处置、医疗机构选定、院前与院内衔接接收救治、医疗急救费用缴纳等各环节要求;严禁冒用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名称和标志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活动,威胁、侮辱、殴打急救人员,拒不避让执行任务的救护车等行为;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网络医院及其下设急救站(点)要服从政府统一指挥调度,强化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能力。

在完善保障机制方面,明确了专项经费的用途,确保规范、高效使用,确保用于急救网络建设、车辆与设备购置更新、信息化系统运维、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日常运行保障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等;增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院前医疗急救中的创新应用,推动院前院内一体化建设;建立急救人员职称评聘和薪酬激励机制,加强对乡村医生、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或者违反交通规则的,依法设定免责条款。

最后,对冒用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网络医院、急救站(点)或者“120”的名称和标志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活动的行为,依法设定了罚款的行政处罚。对扰乱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秩序的频发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记者:胡冬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