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清淤治水 让“藕塘”变藕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6:2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6: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藕塘深处景愈美,荷花香里话人居……”这是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栏杆街道办事处在这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喊出的口号。“藕塘的蜕变是大家亲眼目睹的,期间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依靠的都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2025年11月12日,栏杆街道办宣传委员田虎感慨道。

藕塘村,一个名不副实的小村落,几年之前,莫说藕花香飘满村庄,进入藕塘,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污水塘,藕塘也因塘多而得名。多年来,因村里水塘杂乱无章,无人打理,一些水塘和排水沟逐渐变成了群众的“垃圾塘”。走到池塘附近,村两委和群众不禁产生一个想法:在水塘里栽植荷花,既能优化水体,又能美化村庄,何乐而不为?于是,整治黑臭水体,藕塘的水什么时候能清?藕塘的花什么时候能开?藕塘的景什么时候能美?成为藕塘人民共同的期盼。

民之所需,干之所向。顺应民意和时代需求,搭着乡村振兴的快车,藕塘村一步步的改变着,乘着人居环境治理的东风,藕塘村污水塘彻底迎来了“新生”:在淮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之际,藕塘村党支部就积极响应群众号召,召开了村民大会,街道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民代表、乡贤党员们齐聚一堂,共商藕塘村的未来。大家畅所欲言,积极献策,最终明确了一个目标:要让藕塘“因塘而美”。

笃定目标,启航前行。栏杆街道党工委组织大型机械及车辆120车次,公益性岗位200人次,迅速开展垃圾清运、池塘清淤、水面漂浮物打捞等举措,用1个月时间实现了还池塘一片“洁净”目标。在农业资深人士的建议下,采购了二十多个品种、二万余颗荷花种子,引入荷花生态种植业六十余亩,彻底处理了污水沟塘问题。同时,村里还结合上级见缝插绿政策,在荷花池旁种上梅花、海棠等树种,形成梯次花海,与荷花遥相呼应。这些昔日的臭水塘摇身一变成为村里处处可见的景观池,最终变成“流水河清、临岸花木扶疏、远近田畴绿野、村居相映成趣”的美丽水乡景象。

美景荷花,生态链接。污水塘里种荷花,不仅以生态方式长期有效的治理藕塘村十余处的黑臭水体,同时,村里还通过池中种藕、池边栽树、树下养殖,形成小型生态链,解决岸上畜禽圈养及树木施肥问题,更能为村里增添一抹亮丽的风景。 “明年池塘内的荷花还能移盆栽种,莲子、莲藕还可以采摘,依托苗木公司的平台对外销售,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信不久的将来,当大家看着眼前的田园画卷,也许谁都不会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村民为之皱眉的臭水塘……”包村领导黄河清高兴地描绘着藕塘的前景。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