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三产”提效益 “天祝方案”为高寒牧区畜牧业提供新路径

“两年三产”提效益 “天祝方案”为高寒牧区畜牧业提供新路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5 16: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镇多隆村养殖户秦玉良的羊圈里暖意融融,一只只健康壮实的天华肉羊羔羊陆续降生。天祝县通过推广天华肉羊同期发情高效繁殖技术,成功实现“两年三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天祝方案”。

天华肉羊是我国首个适应高海拔、寒冷、半干旱地区的肉用细毛羊新品种,由兰州大学李发弟教授团队联合天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天祝县种畜繁育研究院等单位历时15年培育,于2024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2025年,天祝县联合兰州大学在全县14个天华肉羊育种场开展技术示范,对1000只体况优良的基础母羊实施同期发情高效繁殖技术,母羊发情同步率稳定在80%以上。

图片

“这项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养殖的被动局面,通过同期配种、同期妊娠、同期分娩,我们不仅实现了羔羊批次化生产销售,还大幅降低了饲料浪费和疫病风险,羔羊成活率显著提高。”天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吴成梁说道。

目前,项目区能繁母羊年均效益增加900元以上,出栏率提升至135%。打柴沟镇多隆村养殖户秦玉良的500只天华肉羊母羊近期集中产羔,新增羔羊数量超过600只。

图片

“以前我们养的高山细毛羊,一年到头还是忙,经济收入也不太好。自从养了天华肉羊以来,又用了新技术,同样的喂法和生产,收入比以前好多了。羊也开始产双胎,有的还产三胎。”天祝县打柴沟镇多隆村养殖户秦玉良说道。

此轮集中产羔后,秦玉良养殖规模将达1100余只。目前,全县该技术已覆盖50户养殖户,新增羔羊约12000只,天华肉羊存栏量达68万只。

图片

据悉,天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将持续完善“核心育种场+扩繁基地+养殖户”三级推广体系,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养殖场等方式,推广科学养殖方法。天华肉羊“两年三产”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推动天祝县羊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产业升级双重突破,更为高寒牧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天祝方案”。​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记者 马静娜 胡雨濛 实习生:吴金涛 通讯员:李元学 孔庆燕 

【责任编辑:吴岳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