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带父母来赴‘秦腔之约’,既能看名家表演,又能赏须弥山秋景,还能感受老庙会的热闹劲儿,不虚此行!”游客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观众的心声。
须弥山景区创新推出“秦腔+石窟”主题游览线路:专业讲解员带领游客沿丝路古道前行,既解读石窟造像的历史价值,又串联秦腔艺术与丝路文化的渊源,让游客在“走丝路、赏古窟、听秦腔、品美食、购特产”中感受多元文化交融之美。实现“自然景观+文化艺术+历史底蕴”的三维赋能。
近日,“丝路秦韵・须弥回响”固原市原州区2025年农文旅促消费秦腔展演活动启幕——知名秦腔团队安万剧组倾情献艺,既延续了庙会唱戏的文化脉络,更以“传统艺术+现代运营”的创新思维破解淡季旅游困局。
活动以“名家IP+传统文化+民俗传承”为核心打造特色活动IP:一方面深挖“须弥山庙会唱戏”的历史传统,唤醒本地群众文化记忆;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平台预热“安万剧组赴须弥山演出”话题,迅速引发区域热议,形成“未演先火”的传播效应。
演出期间,景区客流量突破上万人次,较往年同期增长近10倍,彻底扭转秋冬季节“门庭冷落”的传统局面。
宁夏知名作家火仲舫专程赠送《花旦》《花脸》《黄土情》等7部作品,其中《花旦》主人公“勾魂娃”的生活原型正是安万家乡老君坡人,《黄土情》中更收录了以会宁红堡子为背景的现代秦腔《红堡子》——这场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不仅深化了秦腔艺术的情感联结,更以书为媒搭建起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
宁夏须弥山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景区主动破解淡季运营痛点的实践探索:“我们不仅延续了须弥山的文化传统,更通过精准宣传、现场互动等多元举措,把文化流量转化为旅游增量,为行业淡季运营提供可复制的‘须弥山样本’。”
“秦腔的豪迈恰如丝路商旅的气魄,石窟的静谧见证着文明的传承,二者的深度绑定让文旅体验更有内涵。”原州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现场设置的农特产品展销区,成为激活淡季消费市场的“关键载体”。金糜子酒业的醇厚美酒、原州掇绣的精美手工艺品、原州藜麦的健康杂粮等20余种本地特色产品集中亮相,借助活动集聚的超高人气实现销量“爆发式增长”。销售额比平时一个月还高!”参展商户马女士喜笑颜开。截至活动落幕,现场农特产品与餐饮美食交易额突破30万元,带动周边宾馆、餐馆客流量及销售额增长2倍以上。
活动期间,原州区公安局还借势开展反诈宣传:民警表演接地气的反诈小品,安万老师更即兴以秦腔演绎“反诈口诀”,将“文旅盛宴”与“民生服务”有机结合,让观众在享受文化乐趣的同时提升反诈意识,为活动增添民生温度。
为让须弥山的“秦韵丝路之美”走向全国,景区构建“运营商保障+多平台传播+达人联动”的全网媒体矩阵: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现场保障网络通畅,确保活动直播无卡顿;快手、抖音、视频号三大平台同步开启“丝路秦韵・须弥回响”直播专场,累计观看量突破5000万人次,# 安万剧组在须弥山唱秦腔 #话题登上快手区域热榜;安万剧组账号及跟拍粉丝团队同步发布活动短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达18.6 万,吸引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我们不仅要让淡季‘热起来’,更要让须弥山的品牌‘响起来’。”宁夏须弥山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全网传播,不仅带动景区客流量增长,更让“须弥山 -丝路石窟-秦腔文化”的品牌组合深入人心,实现“淡季引流”向“长效热度”的转化。(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记者: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