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贵州“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4 20: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图片

11月13日,贵州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举行。“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强化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五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于2022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2024年达到2.27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增量预计超过5000亿元。今年人均GDP预计突破6万元,较2020年增加1.2万元以上。从财力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两千亿元大关,从2020年的1787亿元增至2024年的2170亿元,预计今年将超2220亿元。

工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20年的17.1%提升至2024年的36.7%。特别是以数字经济、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今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64%和36%,新动能正加速集聚。农业“压舱石”基础更加稳固,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实现优势更优强势更强。

科技赋能激活新动力,创新底色越铸越亮。“十四五”以来,贵州新增公共大数据、绿色农药等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桥梁建造、矿产资源勘探及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突破50%。“中国天眼”再创纪录,已发现脉冲星1152颗,超越同期国际同类探测成果总和。在长征火箭、神舟飞船、C919大飞机这些国之重器上都有贵州制造的贡献,众多科技成果正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年间,贵州积极打造黔东南州黎从榕、遵义两大“桥头堡”,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拓展东南亚、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市场,推动新能源电池、白酒、轮胎等“贵州制造”加快出海,2024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额增长85.8%。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全省中心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8%以上,主要河流出省断面水质全部优良,每年为长江、珠江输送1000多亿立方米优质水源。发展方式加快绿色转型,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在贵州投运,标志着我国高效清洁煤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绿色经济占比由2020年的44.4%提升到2024年的48.8%,“含绿量”持续提升。

民生保障方面,贵州坚持每年将七成左右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增城镇就业约310万人,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300万人次,高度关注脱贫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将193.44万脱贫户和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较2020年分别提高24.2%、67.4%和17%。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每年都有新变化,“十四五”累计新增学位15.4万个。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开诊,老百姓就近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红飘带”“伟大转折”等文化地标精彩呈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邹康表示,展望“十五五”,贵州仍信心满满,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发挥比较优势,强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支撑,继续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编辑:杨军 通讯员:罗思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