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打造的民族舞剧《金银滩・金银花开》于11月13日晚亮相山东济南。作为海北州建州七十周年的献礼之作,该剧以“两弹一星”事业为历史底色,讲述了金银滩草原牧民与科研工作者携手并肩的动人故事。
《金银滩・金银花开》剧本创作历时近十载,团队始终坚持“扎根历史、还原真实”,深入挖掘海北州本土红色资源,以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的建设历程为蓝本,首次将金银滩牧民大搬迁的历史搬上舞台。
“这部剧的灵魂在于‘真实’——是历史脉络的精准复刻,更是人物情感的真挚流露。”主创人员介绍,主创团队多次走访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收集建设者的实物与口述资料,通过科研人员罗丁与藏族牧民索朗草原遇险结缘,巧妙串联起牧民群众的家国大义与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精神,让“两弹一星”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金银滩・金银花开》融合海北藏族传统舞蹈与当代舞、古典舞元素,在音乐创作中,将草原民歌与时代旋律交织,民族乐器与现代配乐融合。舞台设计上则灵活运用活动围墙表现虚实交织场景,既呈现了辽阔的草原场景,又再现了科研基地从荒芜到崛起的建设图景。
演出当晚,历山剧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原本担心没有台词的舞剧会难以理解,没想到全程被剧情牢牢牵引,看到牧民们毅然搬迁的场景,忍不住热泪盈眶。”一位现场观众感慨道。还有观众表示:“通过这部剧,我们不仅了解到‘两弹一星’事业背后,还有这么多草原牧民的默默奉献,更对‘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精神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金银滩・金银花开》赴济演出,是鲁青对口援助战略下文旅交流深化的成果。近年来,在山东省文旅厅的支持下,海北州民族歌舞团与山东歌舞剧院多次联合举办推介活动,推动两地资源深度对接、双向赋能。
“希望以这部舞剧为桥梁,让更多山东朋友读懂海北的红色基因、领略海北的民族文化魅力,为两地红色文旅资源共享、IP联合打造、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李磊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该剧在山东更多城市开展巡演,让“两弹一星”精神成为联结鲁青两地的文化纽带。
(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记者:赵瑞雪 实习生: 方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