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的尼巴镇,平均海拔近4000米,是一个典型的高寒牧区。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公安民警旦知刀杰常年扎根一线,开展法治宣传、调解矛盾纠纷、实施雪夜救援,带领团队实现辖区“无命案、无电信诈骗、无极端事件、无亡人事故”,被当地牧民亲切地唤作“阿旦”所长。
尼巴镇是纯牧业乡镇,每年6月至9月,因牛羊混群、牧草越界等问题引发的邻里或村际纠纷时有发生。这些看似细小的矛盾,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升级为治安或刑事案件。面对复杂纠纷,旦知刀杰以一杯“奶茶调解法”,让牧民卸下心防、化解纷争。
“调解不能只讲法条,得先让牧民静下心来。”旦知刀杰将法、理、情融为一体,“我会先普及法律知识,再结合实际案例讲清冲突激化的后果。虽然沟通耗时,但将心比心,牧民都能理解。”他善用藏汉双语,把法律政策转化为生活语言,还以“奶茶”作比:“就像水和牛奶融合成奶茶,邻里之间也要相互包容,才能和谐共处。”
2024年夏季,牧民桑杰在草地撒盐引发牛群争抢,导致邻居家的羊受伤死亡,双方争执不下,险些动手。接警后,旦知刀杰第一时间赶到,既援引“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原则讲清责任,也指出桑杰行为的不当,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他说:“矛盾虽已化解,但也提醒我们预防更为关键。如今巡逻时,我们多了一句提醒——‘盐请撒在自家围栏内’。”
多年来,旦知刀杰带领团队成功调解家庭矛盾300余起、邻里纠纷126起,在牧民心中树立了“有事找警察,遇事找旦所长”的信任。
江迭公路,这条连接甘南卓尼与四川若尔盖的“雪域天路”,风光壮美却也险象环生。其中尼巴镇境内的光盖山段海拔高、信号弱、天气多变。2024年1月深夜,一家五口自驾游客被困雪中,92岁老人出现高反和低温症状。旦知刀杰带队上山,现场为老人供氧、保暖,并将其背至警车送医。2025年“五一”假期,江迭公路再遇大雪,他带队连续奋战16小时,指挥疏导、劝返分流,直至凌晨道路畅通。
尼巴派出所常态化在光盖山段前置警力,遇极端天气便开展巡查、设点提示与应急救援。此前,民警曾在暴雪中徒步2小时、连续救援9小时,安全转运被困游客30余人;也曾连续搜寻3天,在草地中为游客找回遗失的结婚钻戒。据统计,近年来该所累计救援被困车辆300余台、游客1000余人,找回手机、相机、戒指等失物210余件。
脚下有泥,心中有民。十年来,旦知刀杰穿坏80双鞋、行走两万余公里,从巡逻值守到入户普法,从护学劝返到驻勤一线,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四百余起,劝返失学儿童三百余人次,用耐心与恒心将矛盾消解于萌芽,将隐患遏制在一线。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群众能到的地方我们必须到,群众到不了的地方我们也要想办法到。”旦知刀杰这样说。在雪域高原,他以坚守诠释初心,以担当践行使命,生动书写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卓尼答卷。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记者 马静娜 胡雨濛 实习生 王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