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1月10日电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希腊西马其顿大学校长科斯塔斯·尼库先生阐述了如何通过数字化存档、传承与创新、沉浸式体验等方式,焕活珍贵记忆,实现价值重构。
尼库首先介绍了西马其顿大学的两大特色。该校是希腊唯一不临海的大学,这在以海洋闻名的希腊颇为独特。更重要的是,西马其顿大学位于能源转型核心区,从煤炭依赖转向可再生能源。尼库指出,这一地区面临严峻环境挑战,工业遗产保护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保护历史记忆,同时构建AI驱动的绿色能源中心。”
尼库表示,希腊西马其顿地区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期,西马其顿大学提出的“工业遗产数字保护与传承整体模型”,不仅成功应对环境挑战,还连接历史与未来,探索了一条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共享路径。
尼库强调,积极构建未来导向的AI中心,才能守护历史记忆。这要求在文化遗迹保护上开辟新路。
尼库详述了三条核心路径。第一条路径是数字保护与赋能。西马其顿大学采用高科技,如GIS扫描,不仅用于存档,还生成数字与经济资产,惠及后代研究与再开发。“我们不只是简单拍照,而是创建数字孪生。”他说。
第二条路径是创意性遗产保护与全球共享。西马其顿大学的艺术学院创新地将元数据转化为数字化艺术,通过AI和其他技术构建装置,注入工业时代记忆的现代内涵。
第三条路径是引进战略投资,以实现经济转型和文化保护的结合。
尼库最后表示:“工业时代的记忆属于所有人,正如世界互联网大会所强调的,必须促进资源共享和交流。我们正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将传统遗产、高科技和经济转型结合在一起。”
(编辑:齐磊 审核:高琳琳 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