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桐柏县城郊乡着力建设幸福家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0 16:4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10 16: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以前送娃上学、自己上班,最头疼的就是村口那段‘搓板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好了,新修的柏油路又平又宽,公交车站就设在家门口,心里别提多敞亮了!”11月10日,河南省桐柏县城郊乡尚楼村村民袁桂莲站在文化广场前,望着穿梭往来的城乡公交,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这样的民生新变化,背后隐藏着城郊乡发展的 “幸福密码”。城郊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骋告诉记者,近年来,该乡锚定“生态引领、项目为王、城乡统筹、产旅融合”发展战略,带领全乡干群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在经济发展、乡村建设、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活力城郊、幸福家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城郊乡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要”的发展理念,通过招商引资扩大经济增量,优化服务提升发展质量,推动乡域经济实现量质齐升。“十四五”期间,全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6亿元,新签约项目15个、合同引资额达46.5亿元,成功培育18家“四上”企业。亿龙电子、华能光伏等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城郊乡建立了“一对一”驻企联络员机制,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五年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手续办理等各类难题200余个。同时,打造“郊心办”政务服务品牌,累计帮办代办事项2600余件,真正做到“围墙以内企业办、围墙以外政府办”,让企业能够安心、舒心、放心地发展。

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全乡共修建农村道路67公里、拦河坝10座、漫水桥14处,完成旱厕改造612户,乡村主干道太阳能路灯实现全覆盖。整合毛坡村区域丹霞地貌、北杨庄村明清古建筑、十里淮河风光带等文旅资源,推出6条精品近郊游路线,举办乡村旅游节、农民运动会等活动20余场,年接待游客量从10万人次增至40万人次,成为县域近郊游“首选地”。聚焦“茶叶、兰花、蜂蜜、中药材”四大特色产业,建成彭沟村兰花乡村振兴示范园、吴湾村桐柏山茶研习所等项目。以蜂蜜产业为例,培育“别山集”“山晕子”本土蜂蜜品牌,带动560余名村民就业,这些居民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

“人民至上” 是城郊乡发展的核心理念。该乡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创新治理模式,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乡群众。教育事业方面,完成城郊中学综合楼、河坎村小学改造及乡中心幼儿园建设,新增学位 810 个,确保 2400 名农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医疗服务不断升级,完成 “两癌” 筛查 1512 人次、“两筛” 体检 432 人次,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6% 以上,为广大群众的健康筑牢了防线。社会保障领域,复核城乡低保 984 户 1569 人,发放残疾人 “两项补贴” 超 150 万元,升级改造西十里村敬老院,为 202 名特困人员提供兜底保障,民生 “安全网” 越织越密。

城郊乡还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智慧赋能”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推行“警司访+”机制,健全“四级联动”排查网络,精准化解基层矛盾。五年来,累计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56起,化解成功率稳定在95%以上,真正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乡村和谐稳定的局面更加坚实。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持续聚焦产业发展,深化城乡融合,打造美丽乡村,抓实民生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惠及广大群众,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马骋乡长告诉笔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