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余昌梅写生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远行——余昌梅写生作品展"11月7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远行——余昌梅写生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0 10: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0日电,"远行——余昌梅写生作品展"11月7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活动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浙江画院主办,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浙江省山水画研究会协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余昌梅的艺术信条。他摒弃主客对立的西方写生观——将画家作为认知主体,站在自然对面进行观察分析的理性探索。每一个久居城市的画者,都是意在山林的远行者。

余昌梅深谙,人类不过是自然史诗的晚到读者,需心怀谦卑,聆听其声,感知其脉,尊重其存在。他选择以东方"参悟造化,与道冥合"的谦卑融入自然——苍茫天地间的一汪水,一棵树,一块石,皆是人与自然之间静默而有力的深刻理解与合作。画中一石一树皆非客体,而是饱游沃看后提炼升华、人格化的生命共鸣。人文的高贵与对自然的谦卑在他手上交织、咬合、相生。

正如策展人吴顺华所言,他的笔墨是"静默而有力的合作",在行走中涤除陈腐,将天地浩气凝为100余幅心象风景。他深谙传统不是庙堂佛龛,而是可闯入找趁手兵器的"东海龙宫",可以膜拜,不必"神化"。

余昌梅将南方的钟灵毓秀、北方的苍茫寂寥、瀚海的烟波浩渺乃至雪域高原的尖峰巨障,尽收胸中丘壑网中。他用远行的背影涤除陈腐、激活笔墨,化万千于胸中丘壑,与自然和解共生,与时代精神合拍。

在浙江美术馆展厅,余昌梅选择以"小"破局。100余幅小画如一场艺术裸呈:无巨幛屏障,无繁复技法,唯有直面真实的勇气。很多人调侃个展如同褪去衣衫坦诚相见,接受褒贬。在大型美术馆以小幅作品示众,更是艺高人胆大。这些小画如同"暴露感极强的山脊线",笔触鲜活不容有失,如同攀登者在危险却醒目的山脊线上行走。它们以写生为支点,撬动被都市掩埋的精神原乡——枯笔淡墨间,山风穿谷的呼啸、浪礁相击的轰鸣隐约可闻。这恰恰是他用藏一手和露一角的方式,不动声色地表露"大野心"。 这种"藏露哲学",正是艺术家对"尽精微而致广大"的当代诠释。这一次"小展",正是余昌梅在远行轨迹里的尽精微,致广大。

他希望把作品当作一面棱镜展现给观众,让每个观众从中看见自己的山川湖海。这些小作品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观众,都是远行的深情凝望。正如展厅余韵中残存的墨香,墨香里或许还残存着山野湖海的清冽,那是远行者留给观众的注脚,也是余昌梅用笔墨丈量大地的生命纹路。

余昌梅,现为浙江画院专职画师,办公室主任兼山水画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1日。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