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发表主旨演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8 10: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论坛以“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重点探讨了推动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承办,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西湖大学、浙江省数字经济联合会、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

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个论坛,这个论坛的主旨为“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充分显示了浙江在这个领域的远见和水平,就是挑出来这样一个主题作为我们这个会议的主旨是非常到位的,我的内容就和我们这个主题尽可能地靠近,我讲数智时代的创新新要求,就是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刚刚公布的四中全会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科技这部分就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的有四点内容,原始创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在此前都在标题中出现过,这次新出现的就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我们做创新的学者来说,这个提法是有一点特别的。

在我们的语境里面,“科技创新”原本就是“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科技创新中间产业是在里面的,这次把它单拎出来,和科技创新并列起来,而且这一条就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等等,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的科技任务”,就是不仅把产业从创新体系中间单独放在了并列的重要地位,而且特别强调了企业在创新中间的地位。强调这一条,我的体会就是和这个时代创新的新特点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看两点。

一、产业在科技创新全链条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数智时代是一个新的创新范式它就是数据密集和AI驱动的,Data AI for innovation、for Science,就是创新的时代出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能够用原来人力达不到的方式出现,去做新的发展,去做新的技术发明,去做新的产业应用,不仅改变了科学范式,而且改变了创新范式。

我们看一下此前的范式。上面是创新的范式,有技术驱动、需求拉动、耦合的、系统集成的,现在进入了AI和数据的驱动。从科研范式有实验观测、理论推演、仿真计算,这些范式依然存在,依然在发挥作用,但是在这个时代,新加了一个当前最重要的范式,就是数据和AI驱动的范式。

为什么会带来非常重要的结果呢?其实我们团队在好几年前就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都是做AI数据驱动研究的,此前我们已经估计到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应该是数据驱动的研究了。

在这样一种研究范式下,产业的作用是此前不可比拟的,重要性的提升是一个本质性的提升,和我们此前讲的“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时代了。这张图就是最前沿的大模型是由谁做出来的,蓝色的是高校,紫色的是企业,我们可以看到在2014年交叉点之前,最前沿的大模型都是高校做出来的,我们看到飘到上面蓝色的线。2014年之后最前沿的大模型都是大平台、大企业做出来的,上升的曲线是很陡的,变化的原因就是这个时代需要海量的数据,巨大的算法,海量迅速、快速的投入和特别密集的人才,这个在任何一个高校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大平台、大企业能够汇聚出来这样的力量。这是2022、2023、2024年的,图都一样,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大企业做出来的。所以我们讲数据算力、算法的优势,使企业成为创新前沿的引领者,而不是过去很多年企业是技术转化的头部,它已经变成了创新的引领者了。

企业依据算法和优势,以多种方式创造新知识,不仅是做模型。比如左边大家都熟知的谷歌团队用算法来预测蛋白质的结构,以前是一个一个去看。在这个时代用算法预测的话,效率的提升和原来感觉都不是一个学科了,他们在2021年4月份开始之后已经预测超过了100万个物种的2.14亿个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它对后续生命科学中间药品和健康保健品的开发是革命性的奠基了,你知道靶点怎么嵌进去,想要的人工合成化合物了,做非常基础性的研究。中间是材料,就是高精度的计算材料,还有蛋白,这都是最合适的领域,它可以迅速找到改善材料性能新分子的结构,使材料的性能极大地改善。

中国现在电池方面材料的进展和我们用AI算法进行的改进是直接相关的,除了这些之外,很多的应用场景也需要企业来作为主体。比如说我们讲的精准医疗、精准健康,海量的个人,每个人要知道太多的数据,不光是体检的数据、家庭的遗传、生活物理的世界、职场、家庭、心理健康程度,需要计算的东西非常多,才可能有真正精准、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所以需要有很多算力和算法数据审查的能力,这个都需要在一线才能及时获得一线创新的要素。

创新的要素我们说VC、PE看来好像不活跃,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时代到底什么技术能够创新成功,需要组合的因素太多了。我们做一个新的零部件结构的创新,你需要看很多的东西,材料支持不支持,工艺稳定不稳定,全产业链能不能匹配,商业模式成本怎么样,市场是不是需要,市场上一条产业链上每一条线都在创新,到底谁最后能够把全产业链匹配起来,实际上是一个智能体的海量的匹配和计算的过程。所以这个时候真的是需要企业用自己无比强大的能力,我们叫internet of agents,它们之间要相互计算,去远看整个计算的过程,所以这确实都是高校很难做到的。

另外,企业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真的创新成功了,背后就是海量的用户,和我们讲的高校经常抱怨说无法转化,主要点上的创新成功到一个面上的商业应用中间是一个巨大的鸿沟,不仅仅是讲的中试要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产业如果在这个方面做,背后就是海量的用户,没有转化,就是问题导向、应用导向的研发。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讲企业、产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把它拎出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度理化之后做的事情,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不是一句话的一个表述,背后是对一个创新范式和时代的理解。

二、科创资金更多来自产业投资

这是浙江很多创新成功的很重要的基础。前两年一直在讲我们的创新环境不行,企业不活跃,VC、PE怎么算相对量都在降,主要这个时代VC、PE去投新项目,他判断项目的能力和以前相比要求不一样了。我们刚才讲了,到底能不能成功是要靠数据和AI的深查、广看的能力才能够算得出来,不是靠传统的经验来判断的。所以当传统的VC、PE在相对地位下降的时候,其实CVC就是企业科创资金在大量地入场。

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最前沿技术,就是比较早期投资中间是谁在投呢?飘在最上面的就是阿里、腾讯、蚂蚁这些企业在投。2019年之前这一段,这三大平台的投资远远飘在传统的高瓴、IDG传统PE、VC的上面,它有能力知道技术成功的可能性如何。另外,它对创投环境的依赖也和传统的创投是不一样的。企业的创业投资中真的有大量的战略投资者和耐心资本,对能不能IPO,能不能退出,因为传统VCP基本上是财务投资者,最后的出路是要退出获利的,但是大企业创业投资考虑是整体创新产业链需要什么技术,有很多也希望能够退出,它也是财务,但是更多的是如果自己产业链能够被加强整体竞争力,就是可以投的,所以他对传统创投资金对上市退出体系的依赖性比较弱的,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当然这也有问题,我们讲大企业“护城河”投资,见到可能的竞争对手就收过来,让你不能够成为我的对手,如果特别普遍做的话,还是会影响创投领域的竞争性,会带来企业越大越强的问题,但是在目前不算很突出,在个别的企业确实有这个问题,总体上不是很突出。目前来讲,CVC进到创投领域是很重要的新的变化,也特别有价值。

这个变化是我们国内的问题吗?我们老讲我们的VC好像不活跃,在全球来看,在这个领域中间,venture capital的作用都在下降,都是大的科技公司直接投到非常前沿的项目。比如说马斯克的公司、Databricks、谷歌这些企业都在几十亿、几十亿直接在特别靠前的时期投了,还是这个问题,它有洞察力,有双重的可能性,既可以作为财务投资也可以作为自己产业链的延伸,有很多的能力做这个项目,所以这是一个趋势,在数智化创新时代,产业投资的积极性,不仅是创新主体,也可能是投资主体,这个变化在快速地出现。

我们再讲一句,理论逻辑能力和数据洞察能力,双轮驱动依然是重要的,我们现在讲数据驱动AI很重要,主要前期理论为我们奠定了很多方向,但是那个问题太复杂,我们叫复杂科学问题,我们知道在哪里能做出来,但是做不了。比如说蛋白质结构,科学家早都知道,就是20种氨基酸不断地组合,做成的蛋白质结构,但是太复杂,涉及的东西太多,没有办法把它迅速地做出来。数据在前面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加载上去以后,所以现在有大量的沿前期科学发展的方向、路径都知道了,然后加上数据和AI以后,在这个时代AI data、AI innovation会非常活跃,但是同时理论创新依然不可少,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本的判断,那也是瞎算,也是有问题的。

所以我们讲双轮驱动依然重要,但是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这个时代data AI创新应该变得是一个出成果,蓬勃发展的时期。

我稍微总结一下,我们讲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要强调这个时代产业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数智化时代,企业走在了创新前沿,深度融入了创新全链条,并以大量投资支撑企业原始创新和前沿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在立项、人才、投入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可以说创新为主导,支撑产业要人才、要资金,我也可以说创新以企业为主导,我的支撑要科技,要人才,要资金,就是导向的头部在哪里,可能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国家创新中的地位,在立项、人才、投入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高效建设创新型国家,研发是一个海量投入的问题,怎么样能够把创新资金用到真正地带来实效,带来产出可能要更加重视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

我的一点学习体会,不一定对,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