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四届航天国际科幻季启幕

11月7日上午,2025第四届航天国际科幻季在北京东城区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正式拉开帷幕。

2025第四届航天国际科幻季启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7 19: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7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上午,2025第四届航天国际科幻季在北京东城区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正式拉开帷幕。

本场活动以"航天科幻、共创融合"为核心理念,计划通过大会论坛、沉浸展览、潮玩市集、科普互动等多元板块,打造一场贯穿10天的航天科技与科幻文化嘉年华。

作为科幻季开幕日的核心活动,航天科幻融合创新生态大会于7日在航星园报告厅举行,为产业发展擘画蓝图。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园区发展建设处副处长刘亚军在致辞中指出,航空航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和北京高精尖产业重要支柱,"十五五"规划将其明确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方向,希望航星园持续以"产业+科普"赋能发展,推进特色园"一园一策"建设。

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首席行政官徐斯表示,设计周长期聚焦航天科技与设计融合,与航星园形成了携手推动产学研协同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互动,未来希望双方加强品牌创新合作,共推航天从科技探索延伸至文化创造。

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总经理黄金瑶指出,航星园作为航天科工旗下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与特色产业园区,持续深耕数智科技与数字文娱领域,本次大会既是航天科幻产业创新联合体的重要实践,又是汇聚多领域资源的交流合作,航星园愿深化跨界融合,助力航天强国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旨演讲环节聚焦关键赛道。来自航天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业界领袖围绕发展商业航天、航天科幻趋势、航天文创产业、中国机甲应用和航天文旅融合等发表真知灼见,用跨界融合的思维模式,为航天科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新渠道、新模式。

大会中,首个"空天星甲产业创新联合体"揭牌成为全场焦点,联合体成立后将开创性地将航天硬核科技与科幻文化创意进行深度嫁接,通过整合航天技术资源与科幻创意人才,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培育壮大空天机甲这一新兴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还进行了文昌瑶光航天科普研学基地-航天科幻产业创新联合体揭牌仪式,精准对接航天技术转化项目及发射资源,携手打通生态闭环,实现航天科普全链条传播。

两场圆桌对话直击行业痛点,探讨航天科技与机甲设计、数字技术、文化旅游及影视动漫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通过搭建跨界合作平台,推动航天科技成果在多元应用场景中实现价值转化,为构建航天科幻产业新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在下午的项目对接环节中,10余个航天科普、军工文创案例集中亮相、精彩纷呈,通过项目推介、需求发布、成果发布、服务推介等形式,构建起"技术+品牌+资源+资本+市场"的对接闭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深度互动及航天科幻相关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航天科幻企业对接优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持。

开幕日当天,科幻季各大板块同步激活。8号楼中庭的"航天科幻+"VR主题展览早早迎来观众,在VR体验互动区里,观众们戴上设备"亲历"火箭发射与火星漫步;AI创作展一共展出了17幅由小朋友们亲手绘制的科幻画作,机甲战士、未来太空城、星际出行工具,每一幅都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中央草坪上,航天级钛金属打造的"五方仪禽"、"凌云"系列雕塑,以传统祥瑞造型融合科技质感,成为热门打卡点。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