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儿童题材钢琴曲创作与表演人才培养”闭幕式暨颁奖音乐会成功举行

11月2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儿童题材钢琴曲创作与表演人才培养”闭幕式暨颁奖音乐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功举行。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儿童题材钢琴曲创作与表演人才培养”闭幕式暨颁奖音乐会成功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7 14: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儿童题材钢琴曲创作与表演人才培养”闭幕式暨颁奖音乐会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功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晓峰,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黄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高为杰,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王安国,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原总政歌舞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张千一,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张大龙,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姜万通,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向民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闭幕式致辞深刻阐释项目核心意义

孙晓峰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晓峰在致辞中表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首都师范大学激发创新活力、保障学术繁荣的实践方向。“新时代中国儿童题材钢琴曲创作与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依托首都的区位优势、丰厚的文化资源与一流的师资力量,构建了思政引领、理论深化与表演精研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项目以美育浸润行动为核心,让青年学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究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话语及审美理想。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全面提升了青年学员们的创作与表演能力,更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新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创作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项目顾问王安国认为,项目荣幸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其意义核心在于践行美育使命,成果定要为美育的目标服务。“小切口、高配置、大制作”是项目的突出特点。从儿童题材入手,一次聘请到20多位国内顶级的知名作曲家、演奏家、技术理论家和音乐史学家授课,并以音乐会现场演奏形式接受社会监督和公众检验。

王翔

学员代表王翔做发言分享,他表示,在导师们的引领下,通过系统的学习,学员对于中国儿童钢琴音乐技艺有所精进、视野不断开拓、理念全面升华。不仅对于钢琴音乐的广度有全新的体会,更从导师身上学习到音乐的深度在于文化寻根,传统美学及文化基因为创作注入灵魂。项目虽然结束但也正是传承之路的新起点,未来的道路上将始终带着文化自觉,用创作践行使命。

项目回顾 终结硕果

项目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周琴

项目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周琴表示,项目聚焦儿童题材钢琴曲的创作、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三大方向。项目历时九个多月,共完成了152学时的集中授课,以及54学时的分批指导和一对一授课。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授课、音乐会研讨等多种形式,28位学员创作出了一批既富有创新性又切合儿童演奏水平的优秀钢琴原创作品并举办两场项目成果汇报展演音乐会。该项目的核心要义并非止于艺术本体的呈现,更在于以专业实践响应国家美育战略,实现从“专业艺术”到“公共美育”的价值转化与效能升华。后续将对优秀作品进行正式出版并安排专业演奏录音,以确保项目成果的高质量和专业水准。

黄虎

项目从学员的创作作品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黄虎宣读获奖名单,校党委副书记孙晓峰等嘉宾分别为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及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一等奖颁奖

视听盛宴共享 学员精彩绽放

本次音乐会精选学员创作的七首作品,演奏人员以悠扬旋律、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情感为全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也为项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场合影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