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存折”收益越来越多

“绿色存折”收益越来越多

来源:人民日报 2025-11-06 16: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湖南怀化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绿色存折”收益越来越多(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

“蓝师傅你看看,这老问题解决起来,怕是不容易。”

清晨,湖南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村,村民杨通山领着县林业局工程师蓝振盛在山路上走走停停,抬眼远眺,茫茫林海一望无际。

指着连绵的青山,杨通山却眉头紧锁。

芋头村里,各村民小组的林地犬牙交错,有些仅凭老一辈人口中的“那棵大松树”“这块大石头”等来划界。虽然经历多轮改革,芋头村的3万多亩山林中,仍有近万亩集体林地因各种原因“分不下去”。村民们守着青山,难见“金山”。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蓝振盛这次来,主要的任务是带着改革的新精神,帮助林农们攻克老问题、解答新难题。

“推进深层次改革,办法总比困难多。”蓝振盛拿出手机,点开省里前不久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文件,屏幕上“开展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五年行动”的字样很是醒目。

“明确了时间,情况分得也很细,很及时!”杨通山凑近屏幕逐行细看。

“对于躺在集体账上没分下去的山林,今年底之前就会把收益权实实在在量化到户,收益权证全部发放到户。”蓝振盛说,“实在是有争议的林地,也可以先搁置争议,把收益权怎么分配商量明白,让大家把真金白银拿在手里。”

老问题有了合适解法,新动向也有了政策支持。

说话间,两人走到了村里正在建设的林下中药材基地。基地负责人陈中用正带着几十名村民养护中药材钩藤。他和芋头村的集体合作社签了3000亩林地的流转意向,明年一开春,这片地还要种上中药材八角。

“改革的政策细致明确,我已经研究了好几天。”陈中用说,“越看越有信心。”经营权证、收益权证、碳汇权证等陆续发到林农手中,林地从“资源”变“资产”。截至目前,通道县累计发生林权流转面积超过9万亩。

“经济林木、花卉苗木、公益林天然林补偿金收益权、碳汇收益权都纳入抵押质押范围,贷款资金使用范围也在扩大。”陈中用说。

碳汇交易等新动能加速涌现。芋头村有190多亩林地获得了湖南首批林业碳汇权证,其中就包括杨通山家的3亩山林。

国家林业相关补偿补助资金以及流转租金是“利息”,依法依规采伐出售是“本金”——在杨通山看来,现在这林子,“就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存折’”。

回到山下,村庄里此时灯火通明,山风穿过林海,树叶的窸窣声与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成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活力,让这‘绿色存折’的收益越来越多。”蓝振盛说。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