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发布AI向善行动报告 向善是AI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11月3日,阿里巴巴发布《AI向善行动报告2025》给出一份思考答案。据悉,这也是是国内科技公司发布的首份AI向善报告。

阿里巴巴发布AI向善行动报告 向善是AI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4 16: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4日电(记者 樊菲菲)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潜能重塑着生产和生活方式。如何确保AI始终沿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前行?11月3日,阿里巴巴发布《AI向善行动报告2025》给出一份思考答案。据悉,这也是是国内科技公司发布的首份AI向善报告。

《报告》提出“AI向善”的愿景,认为“AI向善”是技术走向成熟的试炼场,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信任的坚实桥梁。报告发布团队认为,技术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可以实现有机统一。AI 向善,从来都不是技术成熟后的锦上添花,而是贯穿技术演进的引导罗盘。应对挑战的最佳态度,不是在安全与发展之间摇摆,而应在发展中求解、主动将技术引向最能造福人类的方向。

社会价值和技术创新应协同进化 向善是AI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报告》提出“以人为本”的行动框架,基于安全可靠、隐私保护、普惠正直、可信可控、开放共治与绿色低碳这六个完整的价值观基座。在这份报告的前言中,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阿里巴巴集团科技伦理治理委员会主席吴泽明写道:“将AI投向解决人类最紧迫、最有价值的‘向善’命题,不仅是AI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淬炼技术、确保其走向成熟的最佳路径;社会价值和技术创新,应该实现协同进化、相互成就。”

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董事长刘振飞在报告发布会上,结合阿里巴巴推出打拐“团圆”系统,到高德上线”轮椅导航“的一系列科技向善探索与实践认为,技术向善到AI向善,其实一脉相承。在分享中,他也提到,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高德地图发布“鹰眼守护”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云端AI实时分析车辆异常行为,在1公里范围内实现秒级预警。今年国庆假期预警超17.4亿次。“向善,必须是AI发展的‘第一性原理’。”刘振飞说道。

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董事长刘振飞

阿里巴巴集团公益总裁、阿里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表示,AI向善,归根到底是人的向善。AI作为智能的特殊属性,它要求我们能从原点就开始着手思考“AI向善”并行动。“古人讲天地本无心,所以要‘为天地立心’。今天,AI 还没有“‘心’,如果我们要为它立心,其实就是要立一颗善心。”孙利军表示,让AI站在“向善”的价值原点出发,共同将AI的巨大潜能,导向一个更可持续、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从给盲人一双AI眼睛到AI筛查癌症 社会议题成为AI技术的淬炼场

无论是助残扶弱、医疗普惠、教育平权,还是气象预测、基础科研,这些复杂而深远的社会议题,恰恰构成了AI技术最理想的“试炼场”,并驱动其不断代际跃升。

魔搭社区开发者徐帆在现场展示了他耗时半年制作的“盲人AI眼镜”。基于阿里云云端大模型Qwen-Omni API构建的高性价比实时环境感知系统,他用100多元的成本“手搓”了一个AI眼镜,能够自动识别盲道、提示行走方向、识别红绿灯和斑马线,也能用语音描述外界环境。“盲人AI眼镜”也参与了中国最大开发者社区魔搭与阿里巴巴公益共同发起的“「小有可为」AI开源公益挑战赛”。

今年,夸克推出“志愿报告”功能,研发高考志愿大模型,并投入比去年多100倍的算力。这一功能大大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门槛,为乡村考生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让乡村孩子多了一份报考的底气;阿里达摩院研发的胰腺癌AI检测模型,让患者通过最简单的平扫CT,就能进行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筛查,在提升检出率的同时,不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健康负担与经济负担。

AI向善让AI产业更好发展

阿里集团ESG战略负责人、联合国世界气候适应科学计划科学委员刘伟认为,当一个新的技术产生时,社会共识并没有形成,此时塑造信任十分重要。向善的AI有利于形成可信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这又为创造价值和淬炼技术提供正反馈,从而形成了飞轮。“‘AI向善’对于AI自身产业发展非常重要,AI for good is good for AI”,刘伟说道。

据悉,阿里巴巴集团在 2022 年成立了科技伦理治理委员会,发布集团科技伦理准则等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建设并持续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截至2025年3月31日,淘天集团、通义实验室、达摩院、AI business、钉钉、夸克等业务均已建立健全各自的科技伦理治理相关组织保障。

在圆桌论坛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陈玲认为,“AI向善”对人类社会组织方式和对学生的科研教育提出了挑战的。AI时代,应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丰富情感的个体,注重自我和直觉,也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所产业研究部高级工程师宋平认为,AI的规模化应用,是讨论AI“向善”的一个社会前提。“当前第一步是把人工智能推向更规模化的应用。只有先把它广泛地用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讨论‘向善’这方面的问题。”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