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利剑”出鞘:近8000家企业受检,449起案件立案,以雷霆执法守护绿水青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10:5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10: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场代号为“利剑行动”的生态环境执法战役,自2025年8月下旬在江西全省迅猛展开。截至10月底,累计排查企业7957家次,发现环境问题12713个,立案查处449起,以“零容忍”态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有力捍卫了全省的生态环境安全。

高位推动,明确“四个一批”攻坚目标

此次行动由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旨在通过“利剑行动”实现“四个一批”目标:严查快办一批严重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一批违法犯罪活动、公开通报一批典型案例、深挖彻查一批失职渎职问题。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王伟强调,行动建立了“一案三查”机制,既追究企业违法主体责任,也倒查监管履职情况,更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展现出刮骨疗毒的坚定决心。

精准执法,织密环境违法“围剿网”

为实现精准打击,江西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依托环保执法大数据平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等,结合用电、用能、视频等非现场监管方式,配合AI与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违法线索。同时,全省统一开展“零点行动”“雨夜行动”达212次,利用非工作时间突击检查,有效打击利用时段差实施的偷排行为。此外,围绕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行动重点核查了495家规模化畜禽与水产养殖场,发现并分类处置问题1620个,全力护卫鄱阳湖水质安全。

聚焦大案,形成强大执法震慑

行动紧盯大案要案,强化专案攻坚。在排污许可证专项执法中,发现涉嫌偷排偷放线索20条,其中3起涉嫌刑事犯罪案件已由公安机关介入协同侦办。针对抚州某企业“屡查屡犯”问题,组织骨干力量深挖细查,依据12条线索立案3起;对吉安某企业违法排污导致水体污染案件,第一时间督办完成应急处置与生态修复,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

刚柔并济,执法与服务并行

在保持执法力度的同时,行动注重服务温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省实施生态环境分类执法监管,将5万多家企业划分为A、B、C三类,对占比76%的A类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对C类企业实施“重点盯防”,实现精准“分级诊疗”。通过统筹规范涉企检查,将检查总量压缩至原计划的48%,此举获生态环境部肯定。

地市联动,构建立体监管体系

南昌、宜春等地积极落实省级部署,形成联动。南昌整合市县力量,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混编执法,并组建“执法尖刀队”开展整改“回头看”;宜春市则启动“清污排雷行动”,对辖区进行“过筛式”全面排查,构建起严密高效的立体化环境监管网络。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擦亮“利剑行动”品牌,以最严格的执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江西提供坚实保障。这场环保风暴昭示:守护绿水青山,江西绝不手软。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