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RCEP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第9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举行专题对话

2025年11月1-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十五五”: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第9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举行。

发挥RCEP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第9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举行专题对话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2 08: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1月1-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十五五”: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第9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举行。1日下午,论坛举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RCEP”平行论坛,围绕RCEP发展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对话。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RCEP”(上)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RCEP研究院院长杨睿主持,中改院副院长、RCEP研究院副院长匡贤明代表中改院课题组做了关于《RCEP2.0——从“规模最大”迈向“水平更高”》背景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张蕴岭发表主题演讲。

中改院课题组在《RCEP2.0——从“规模最大”迈向“水平更高”》报告指出,RCEP正式生效实施以来,其红利不断释放,投资贸易促进效应不断显现,在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引擎,为区域发展注入了重要的确定性。与此同时,RCEP面临多方面机遇与挑战,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历史关节点。应对挑战的主动选择,是推进从RCEP从1.0向2.0的升级,打造一个“可实施、可监测、可约束、可治理”的区域自由贸易平台。

张蕴岭指出,当前,在全球多边机制缺乏推动动力和机制的情况下,区域构建自由贸易的作用不断强化。RCEP稳定了东亚作为经济区的基本规则。同时,RCEP面临硬规则少、利用率低以及美国双边协议的挑战与冲击。下一步,需要重新思考和布局东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东亚最重要的价值是已经成为一个准经济区。需要改变以外循环为主导的区域链接方式,推进互联互通,推动新领域的合作,形成内生消费拉动;东盟需要重新发挥其引领作用。通过发挥RCEP作用,维护区域开放合作的基本规则,释放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活力。

在对话环节,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赵晋平,印度尼西亚贸易部世贸组织谈判司贸易谈判代表苏西亚妮·米尔娜·帕拉米塔,泰国发展研究院研究主任萨瓦汝·拉特那坎福,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刘文等参加对话。

赵晋平认为,RCEP目标是共建一个开放、自由、基于规则的区域合作安排。当前,RCEP重要的是落实三年开展后续谈判的条款,在谈判中解决遗留问题;中国在推动RCEP走向更加开放自由的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提前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其中重要的是把RCEP的软约束提升为硬约束,实现硬约束与包容性的平衡。

苏西亚妮·米尔娜·帕拉米塔指出,推进RCEP实施,需要通过能力建设减少区域经济体的发展差距,更好地落实RCEP条款。要准备好在2027年开展一般性审查,要开辟新包括跨境电商等在内的合作领域,要从企业需求出发推动RCEP的升级。

萨瓦汝·拉特那坎福认为,RCEP发展面临成员发展不均,东盟国内局势紧张的挑战。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快缩小各成员发展鸿沟,强化RCEP条款的执行,这是RCEP2.0的重点。成员国之间要建立透明、互认以及互相支持的框架,深化非关税壁垒、卫生及植物检疫措施等条款。通过加强绿色产品贸易、建立共同碳标准等措施,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尽管RCEP面临挑战,但潜力巨大,可以通过缩小发展鸿沟、提升政治意愿,推进RCEP实施。

余虹指出,RCEP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落后、互联互通有待提升、不同成员规制不同等挑战,尤其是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的冲击。推动RCEP发展,需要着重加快落实RCEP的原产地规则等条款,进一步缩减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强能力建设,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刘文指出,RCEP面临的内部挑战主要有利用率比较低、SPS等传统非关税壁垒以及新型绿色壁垒的冲击,外部挑战主要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地缘经济冲击。推进RCEP的核心推动力,需要用好内置议程,落实审查改进和深化承诺等条款;也可以利用外部调准压力提升的紧迫性,提升数字规则深度,并平衡好RCEP的标准升级和包容性。

也有专家在交流时指出,推进RCEP实施,要强化政治推动。各成员政治家和决策者要从大局考虑RCEP重大问题。RCEP2.0十分重要,需要继续推进RCEP的关税减让、市场准入,完善RCEP机制建设和组织建设,确保区域内产供链的安全稳定,加快打造RCEP大市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RCEP”(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主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曹远征,亚太经合组织前执行主任丽贝卡·玛利亚,香港科技大学利丰供应链研究院顾问练卓文,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董事、缅甸前驻文莱大使廷林恩,菲律宾中华研究会会长卢西奥·皮特洛,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秘书长、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研究员郭延军,老挝工业、商业与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万萨旺·提帕冯参加对话。

曹远征指出,当前,全球产业链发生新的变化,“一带一路”的贸易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中间品快速增长。RCEP经济发展合作是在产业链层面进行的合作而不仅是传统的国家之间的协议。RCEP重要的是区域的规则、管理、标准对接的机制化。其中,进一步扩大清迈机制扩大到RCEP区域十分重要。RCEP实施好了,不仅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应对逆全球化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丽贝卡·玛利亚认为,在推进RCEP向2.0升级时,明确几个原则很重要:需要确保RCEP是现代、全面、高质量的;RCEP需要与时俱进,关注新兴议题;推进RCEP实施,需要强化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推进成员进一步深度参与RCEP;需要加强RCEP能力建设、技术支援;中日韩三国可以用好RCEP这一自贸平台并且带头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此惠及RCEP各成员。

练卓文指出,尽管许多外向型企业的订单呈下降趋势,但RCEP区域内对东盟的中间品出口在增加,大量企业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东盟。下一步,可以通过行业层面的更详细分析评估RCEP的具体效应。

廷林恩指出,面对单边主义,缅甸这样的小经济体更需要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RCEP是非常重要的平台,涵盖服务投资自由化,能够建立较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框架。当前,RCEP发展还面临碎片化的挑战,需要推进向RCEP2.0的升级。RCEP2.0要关注所有成员发展,弥合发达经济体与欠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差距。

卢西奥·皮特洛认为,在推进RCEP进程时,需要进一步优化标准协同,改善物流体系,妥善处理技术与知识转让问题;需要发挥投资在RCEP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快推进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及相关能力建设。

郭延军指出,区域经贸合作既有“危机驱动”也有“愿景驱动”。RCEP在生效后,需要更多采取愿景驱动的方式。将RCEP从1.0升级到2.0,就是从危机驱动到愿景驱动的中间环节。RCEP2.0需要坚守开放的地区主义以及包容性发展的两个重要理念,在机制设计上确保区域经贸合作进程的持续。在实施进程中,可以推进更多“小多边”机制,使RCEP2.0和小多边相互补充与促进。

万萨旺·提帕冯指出,老挝从RCEP中在多方面获益,包括互联互通、中小企业参与供应链。RCEP成员既是贸易伙伴又是竞争者,具有共同发展的潜力。有效利用包括原产地规则在内的RCEP规则非常重要。一些小经济体在原产地规则实际执行面临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推进RCEP的关税减免与税制简化、推动投资便利化等措施。

张宇燕在主持人小结中指出,推进RCEP实施与升级,需要处理好机制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存量规则与增量规则的关系、区域内与区域外的关系、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责任编辑:武昊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