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十五五”: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第9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来自2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府、智库、高校、媒体、企业等400余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在开幕式发表演讲。以下为发言摘要。
中国的开放合作需要解决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怎样打交道的问题。中国与美等西方国家虽然有着较大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但多数属“浅层的合作”,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合作并不多见。中美之间本来可以合作的领域非常广阔,但由于美国目前采取的对华政策,大大限制了中美之间可合作的余地和空间。从整体来看,中国与美等西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呈下降的趋势,与美国的贸易和投资下降尤为明显。
相比之下,中国这几年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在不断走深走实,贸易和投资均在大幅度增长。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协定深化了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的覆盖面。
目前,中国向全球南方国家的出口总额达到1.6万亿美元,比中国与美国和欧洲的出口额高出近50%,尤其在东南亚和南亚,中国的出口2024年达7500亿美元,与10年前相比,翻了一番。中国从全球南方国家进口的商品目前达到1万亿美元,全球南方国家贡献了中国对全球贸易顺差的一半以上。此外,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投资呈现加速态势。尤其是在制造业、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投资流向从传统发达市场转向全球南方国家。全球南方国家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65%。因此,中国开放合作的重点对象是全球南方,广阔前景也在全球南方。
开放合作,总体上讲,应是双向的,不是单方面的。中国要开放,中国的合作伙伴也要开放。只有双方都把开放的大门打开了,合作才能取得成果。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个案,中国实施自主开放、单边开放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国际合作的主动担当作为并做出自主性贡献的体现。最近中国宣布在世贸组织(WTO)当前及未来的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也是这样的一种担当作为以及自主性的贡献。
全球南方国家之间要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减少贸易限制工具的使用。我之所以讲这个问题,是最近几年,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增加的趋势,这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在中国的开放合作中,在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经贸合作比重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这类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无论是中国的开放合作,还是世界各国的开放合作,根本的问题是需要有一个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如果全球治理缺失,单边主义肆虐,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盛行,国际贸易规则被无视,为了一己之利,横征暴敛,强取豪夺,甚至连基本的商业契约精神都弃如敝履,视如草芥,那就谈不成多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