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甘肃省新闻办举办的“决胜收官‘十四五’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嘉峪关专场上,市委书记刘恩举表示,“十四五”以来,嘉峪关在应对多重挑战的同时,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成效。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5万元,规划目标任务有望总体圆满完成。
副市长周俊锋指出,嘉峪关坚持把稳就业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发展和稳定预期的重要基础。通过创新实施“精准滴灌”式就业帮扶,“十四五”以来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95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81万人。扎实的就业举措有力带动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5821元和30742元,绝对值继续位居全省首位。
在教育领域,嘉峪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5.66亿元实施教育项目。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9%,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11年保持全省第一。嘉峪关还成为全国首个整市通过国家督导认定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
医疗卫生方面,“十四五”以来,嘉峪关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8.5亿元,实施项目51个,医疗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每万人拥有三甲医院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达标,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被评为全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嘉峪关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全覆盖。创新推出的“孝善基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补贴撬动个人孝善基金1216万余元,为老年人提供60项贴心服务。
城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嘉和善治”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累计办理便民服务热线事项8.7万件、满意率93.7%,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03%,“推窗见绿、移步换景、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常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保持在80%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民生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站”,唯有“接力跑”。立足新起点,嘉峪关表示将继续扎实推进民生保障与改善工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峪关崭新篇章。
(中国日报 马静娜 胡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