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永兴县,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叠加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与生态治理重任,守护生态安全、稳住发展根基成为关键课题。永兴县气象局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精密监测为基、精准预警为要、精细服务为翼,推动智慧气象技术深度融入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各环节,用科技力量为县域生态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永兴县黄泥镇涌水村冰糖橙基地的自动气象观测站
精密监测筑根基,织密生态感知“千里网”
精准守护生态,必先全方位捕捉气象动态。永兴县气象局锚定“监测精密”目标,在全市率先完成4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构建起10公里×10公里网格覆盖的监测体系,实现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六项关键要素实时采集。
如今,全县51个乡镇自动站与4个交通道路气象站协同联动,如同遍布全域的“生态哨兵”:既能精准追踪农田墒情变化,为冰糖橙种植提供定制化气候数据支撑;也能实时监测林区温湿度,为森林火险防控输送动态气象信息。面对极端天气冲击,气象局更建立动态巡检机制——台风“蝴蝶”影响前夕,技术人员抢抓窗口期完成21个重点区域站检修,确保强降雨、大风等数据传输不间断,为流域生态防护与地质灾害预警夯实数据基础。这套“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让生态环境细微变化皆可感知,成为科学护生态的“硬件底座”。
精准预警守底线,打通安全防护“快速道”
“预警早一秒,生态风险少一分。”永兴县气象局围绕“精准预警”核心,建立“监测-研判-预警-响应”全链条机制,推动气象预警与生态保护精准衔接。针对汛期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流域污染、山体滑坡等风险,严格落实“631”递进式服务机制,联合水利、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24小时联合值守,提前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与暴雨临灾警报,并通过短信、微信、应急广播等渠道实现“预警到村、通知到户”,确保风险提示无死角。
在生态敏感领域,预警服务更显靶向发力。夏季高温干旱易引发森林火险,气象局通过深度分析监测数据提前研判风险等级,联合林业部门在5个乡镇开展15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火险隐患;初春冰雹、盛夏高温等极端天气来临时,及时发布86期预警信息,联动开展防雹作业与灌溉指导——既护住了冰糖橙等特色农业生态,也最大限度减少了气象灾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精细服务赋新能,激活生态发展“双引擎”
气象服务的精细度,直接决定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实效。永兴县气象局以“精细服务”为抓手,将智慧气象嵌入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全过程,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增收”双向赋能。针对冰糖橙这一生态富民产业,创新推出“定制化监测+精准化预报+直通式服务”模式:通过“天帮忙”APP精准推送物候期天气信息,联合农业部门开展气候影响专项研究,为15.8万亩冰糖橙种植提供全周期气象指导,助力产业实现品质与产量双提升。
在区域生态治理中,气象数据更成为科学决策的“金钥匙”。气象局不仅聚焦气象灾害预警防范,更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通过常态化开展气象条件评估,利用监测数据对县域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测,为生态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借助“世界气象日”科普、社区宣讲等活动,发放生态气象手册、讲解避险知识,推动公众形成“关注气象、守护生态”共识,凝聚起生态共治合力。
从精密监测织网到精准预警提速,再到精细服务赋能,永兴县气象局以“三翼齐飞”的智慧气象模式,在筑牢防灾减灾防线的同时,持续擦亮县域生态底色。未来,将继续深化气象现代化建设,让监测更敏锐、预警更迅速、服务更精准,为永兴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持久的气象力量。(图片由唐奕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