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践行“五办”服务优化政务环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0 16: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30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政务服务中心紧扣“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要求,强化改革创新求突破,围绕项目审批服务全流程,从事前、事中、事后分别入手,多措并举靶向发力,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降成本、提效率,积极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实现项目建设加速度,企业(项目)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设立惠企服务专区 联审联批高效办

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惠企服务专区,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金融服务中心、人社局等部门入驻,有专职工作人员为企业解读最新的政策和规定,确保惠企政策能及时传递到企业,高效开展联审联批,简化了企业开办流程,降低了创业门槛,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以来,在南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共录入新野县智慧融合生态园区建设项目、新野县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等工程建设项目共计29项,联审联批办结率为100%,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激发经济活力。

精简涉企办事流程 “四减一造”加速办

深入推进涉企事项“四减一造”,成立了“四减一造”工作专班,抽调业务骨干,针对进驻县政务服务大厅的涉及41个县直单位的1904项涉企事项,先后五次集中进行“四减一造”梳理。对涉企事项按照“简单事项审核合一、一般事项一审一核、复杂事项一审两核、特别复杂事项加入特别程序(如公告、现场勘验、听证、专家评审、委员会会议决定等)”四种标准环节模式,同时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公示环节后置等流程再造。至目前,涉企事项申请材料压减比例达到59.1%;事项环节由9278个压减至4660个,压减比例50.2%;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92%以上;实现“容缺受理”374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住建局等8个单位35项涉企行政审批环节从事前审批转为事后监管,同时开通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办事环节最少、流程最优,实现“加速办”。

走出大厅走进企业 事前辅导帮办代办

通过打造“提前介入辅导、全程帮办代办、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制政策”的服务模式,走出大厅走进企业,设立流动审批站,开展事前辅导帮办代办。通过组建1支辅导帮办队伍、搭建2种帮办路径、健全3个全程帮办机制的“123”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不断转型升级,实现政务服务“零差错”“零障碍”“零死角”。截至目前,共开展了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专场的政务服务“走出大厅、走进企业、事前辅导、帮办代办”活动,共有10个单位为77家企业开展辅导帮办服务,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辅导帮办150余次,满意率达100%。

向基层向外地延伸 方便企业就近办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高质量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结、线上线下融合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已实现全县15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7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全覆盖,已为乡镇企业办理事项2000余件。纵深推进跨省通办,新野县首创镇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主动与北京、广州11个省市21个县区签订跨省通办事项签约。签约两地互设跨省通办窗口,统一办事流程、材料,线上线下相辅助,确保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截至目前已实现工商登记、就业创业、不动产、公积金提取等12大类410项高频涉企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惠及两地近3000多家市场主体。

深入走访宣传 倾情服务主动办

每月组织包联干部深入走访企业,大力宣讲惠企政策,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实。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谈,倾听企业诉求。现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先后收集企业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3个,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县政务服务中心将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强化窗口建设,规范各项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