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钻井进尺18.05万米,完成率122.6%,钻井完井69口,完成率153.3%,超日历进度33口。
10月16日,胜利油田运行周报新鲜出炉,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在新建产能建设领域连续7个月排名第一,成绩斐然。开年以来,石油开发中心全体员工以拼搏奋进之姿、争分夺秒之态,不断换挡提速,整个工区9部钻机同时开工,推进产能建设工作驶入“快车道”。
钻头不到油流不冒。以往,抢钻机、打新井,各单位都在为新建产能积极布局。钻机,成为你争我抢的“香饽饽”,为何石油开发中心可以做到9部钻机同时开工?
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邵国林认为,各项工作持续对标、追标、创标是关键,只有提前栽下梧桐树,才会引得凤凰来。
钻井队的工作向来雷厉风行,来了就干,绝不会坐等甲方完善各种手续。对于石油开发中心而言,同时引入9部钻机,背后付出了诸多努力。
据了解,新井方案通过后,需完成油地关系、单井设计、环评手续、投资批复、钻前准备5项工作,只有这5项工作全部圆满完成,才具备申请钻机开钻的基本条件。石油开发中心科研所主任周向东作了形象的比喻:“这5项工作像5块木板,共同组成一个木桶,缺一块就装不了水,短一节则装不满水,每一块都不可或缺。”
鉴于此,石油开发中心坚决杜绝“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从去年年底便开始谋划今年的68口新井运行计划,提前摸排储备90个井位,通过地质牵头,工农关系、安全环保、投资管理等5个业务同步运行,提前“栽好梧桐树”,确保钻机进场就能开机干活。
“引得来”不是目标,让钻井队待得久、打得好,才是目的。为此,石油开发中心不仅“栽桐树”,还为钻井队“筑金巢”。通过设计井工厂模式,以大井场、大井台、多井位的布局,为钻井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围绕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理念,石油开发中心扎实做好新井方案设计。在义361区块,一个水井井台集合5口水井,一个油井井台集合10口油井,渤海钻井40600钻井队搬上开始,连续5个多月,他们就没有挪地方,累计钻井15口,累计获得进尺5.6万米。不用频繁搬家,多打井数,多拿进尺,这样的优质工作量深受钻井队喜欢。40600钻井队平台书记常海青毫不掩饰地说:“我们的绩效直接与进尺挂钩,像义361区块这样的井工厂直接让我们的整体绩效增加了225万元。”
科研所主管师于美玉介绍道:“我们还精心设计了王91、草705、孤南131等多井位的大井场,让钻井队能够减少搬家带来的时间损耗,通过一次搬家就可以多拿进尺,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石油开发中心还做到开工及二开组织、钻开油气层验收、设计审批5个“不等侯”,强化钻井工序运行,实现无缝衔接,彻底杜绝钻机等工序的情况发生。打得快,更要投得好。石油开发中心结合不同油藏开发特点,设计防砂解堵、压裂改造等多种完井方式,提高完井质量。各采油管理区纷纷围绕新井投产提速积极配合,实施“水、电、气、管、路”5路并行工作法,在完钻前做实地面配套工作,确保新井高效投产。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这场产能建设的攻坚战中,甲方提高新井投产时率,加快产能建设步伐;乙方得到舒心工作条件,多拿优质进尺,多拿绩效,一举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