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燕山养老论坛·2025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召开

第七届燕山养老论坛·2025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7 15: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4日,第七届燕山养老论坛·2025暨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市房山区召开。论坛上,与会嘉宾解读国家银发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政策,京津冀区域协同下的养老产业生态构建和实践路径,围绕科技赋能养老新模式、京津冀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等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房山区委副书记张厚明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房山区全面抢抓经济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着力推进养老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合力构建京西南养老服务联合体,推动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镇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从供给侧看,银发经济已从单一养老照护向“医养康护旅”全链条延伸;从需求侧看,银发经济正实现“生存保障”向“品质享老”跃升;从发展趋势看,政策引领、科技赋能、区域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期待通过燕山养老论坛平台,推动“燕山享老模式”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复制。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杨志伟说,燕山地区养老及银发经济发展实践,正是首都养老及老龄事业和产业创新的缩影。燕山地区构建“三边三级”服务体系温暖人心,“一键通”设备守护老人平安,用实践诠释“霞满天”的幸福底色。期待以此次论坛为纽带,深化京津冀三地在政策协同、项目共建、人才共享、医养融合上的合作。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军说,推动京津冀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引领全国乃至全球的银发经济产业集群,是协会的使命与责任。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培育银发经济新业态。

论坛专家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围绕《迎接银发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主题进行解析。他指出,银发经济发展具有产业链长、业态多元的特点。他还分析了银发健康业、银发制造业、银发文旅业、银发社区业、银发智慧业、银发金融业六大银发经济高潜力赛道。

在项目启动与签约环节中,燕山办事处与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北京市残联、建行北京市分行共同开启“老残共养”创新实践模式;与天津、河北多地政府及协会共同发布银发经济跨区域协作共识等。

对话环节以“赋能银发经济新生态 京津冀养老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为主题,与会嘉宾就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跨区域旅居养老协同机制、京津冀文化养老等方面,分享其前沿探索和实践经验。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主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学术支持,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政府办事处、北京孝行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北京、天津、河北等多地相关部门和有关行业组织领导、专家学者、养老企业负责人等出席活动。同期举办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博览会,设置有智慧养老与科技应用、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老年健康与医疗管理、老年教育与文娱消费、老年金融与保险服务五大展区,涵盖智能穿戴设备、养老机器人、AI健康管理平台、银发文化产品等。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