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运用红色“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效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7 10:1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7 10: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充分激发基层自治活力,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浚州街道甘草庄村以“积分制”为切入点,用“小积分”搭建“连心桥”,激发基层治理“大效能”。

近年来,甘草庄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服务为民、管理靠民、治理惠民”的原则,由村党支部牵头抓总,村“两委”为管理主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座谈交流,走访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以“小积分”激发群众荣誉感,用荣誉感带动村庄“大治理”。

“小积分”治理模式主要是在“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方面,设置加分和扣分项,如参加1次打扫卫生积2分,发现一次赌博或迷信活动扣2分。由村民代表大会选出3名代表组成积分认定小组,党员大会选出3名人员组成监督小组,每次活动结束及时发放积分卡,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档案,“一加一减”动态管理。依托“积分超市”,鼓励群众参与村庄治理,按照积分原则兑换物品,调动参与积极性,使群众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每季度一汇总一公示,没有异议的建立积分管理台账,年底进行总公示。

小积分大舞台,现在村里只要有集体活动和各项事务,喇叭一响,红歌一唱,群众立马上场,男女老少全出动。村民并不仅仅是为了挣几个积分去挣钱换物,在他们的心里,哪家的积分多就是谁家最光荣,“小积分”也就变成了“大荣誉”,比积分,晒荣誉,已经在村里成为一种新风尚。

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甘草庄村党支部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积分规则,将“低彩礼、零彩礼”纳入积分制管理,采取正向激励措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引导群众主动践行抵制高价彩礼的文明新风尚,对村民婚丧嫁娶、移风易俗等行为进行积分量化,对主动参与“抵制高价彩礼”“红白事不大操大办”赋予较高分值,而“超出指导标准规定,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则会进行高额扣分。将婚俗积分作为“文明家庭”等评选的重要参考条件,根据婚俗积分家庭排名情况,将年度积分排名靠前的家庭评选为“文明家庭”,颁发奖牌进行表彰。每年年末,在村内开展的“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表彰大会已经成村内一条最靓丽的风景线。

自从实行积分制以来,村民们参与村里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升,群众由原来的“站着看”,变为现在的“跟着干、自觉干、比着干、争着干”,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小积分”的治理模式不仅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热情与活力,更为乡村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甘草庄村赢得了众多荣誉。甘草庄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五星”党支部,连续多年荣获鹤壁市“五强村”。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