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多国人士表示,全会规划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释放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的信号,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 威伦: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确立了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我相信中国在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国将继续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繁荣贡献力量。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亚历山大·洛马诺夫: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点工作中,我最为关注的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容。中国的大门将越开越大,而且是高质量的开放,不仅能够促进中国国内经济创新发展,也为合作伙伴国家提供发展的动力。
加拿大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卡里乌:中国专注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质量,在接下来的五年规划中,科技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中国的绿色发展同样值得关注,从太阳能到风能再到电动汽车,中国在减排领域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索尔海姆:中国已经迈入由高科技和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数字技术等多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我认为“十五五”期间中国有望实现上述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这也是我们非常期待的。
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报道说,中国未来五年的核心目标包括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报道关注中国在“十五五”时期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坚持扩大内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五年规划是体现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先事项的重要文件,受到外国政府和投资者的密切关注。报道说,中国推行的政策旨在到2035年实现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报道说,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标志着“十五五”规划的起草迈出决定性一步,该规划将指导中国下一阶段的国家发展,并朝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中国的五年规划不仅是发展蓝图,同时也将为国际稳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