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青铜峡市,现代化温室大棚与数字大屏相得益彰,农户可以通过小程序“青铜峡云农场”接收AI种植建议,采购商可以在地图上精准定位地块。这幅充满科技感的农业新图景,来自青铜峡市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的落地以及宁夏菜师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深耕。如今,数字技术正在打破传统农业的障碍,给当地农民、采购商还有整个农业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通过使用“青铜峡云农场”,农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菜。因为采购商们可以直接用地图找到农民的地,看到该农户种的是什么、地块是什么样,还能一键导航过去,彻底解决了以前“采购商找不到农民、农民愁卖不出去”的问题。在种植方面,小程序里的“农村人看天气”功能,能用AI模型给农民推送天气预警、病虫害预测,甚至可以具体到每天的用水量、用肥量建议。比如,它会告诉农户“未来7天番茄要收了,得小心灰霉病,下雨前得提前打药”。
该项目还引入了“菜师兄”温室智能控制设备,能帮农民把传统日光温室棉被开关的人工成本降低90%,温湿度管理标准化程度提升50%,就算农民不懂智能设备,也能简单操作,实现高效的种植。据统计,该项目实施后,当地小农户用上AI技术,人均年收入能多出1.2万元,普通土地上的蔬菜产量也能提高5%以上,让农民在种植和销售上都省心多了。
对蔬菜采购商来说,这个数字平台解决了“找菜难、认菜难”的大问题。以前采购商们就算知道青铜峡是蔬菜重要产区,也因为找不到农民的信息、不知道地在哪,不敢随便去。现在,只要上“青铜峡云农场”,就能看到1000多户农民的种菜信息,比如种的什么菜、地在哪、什么时候熟,还能用“溯责系统”查到蔬菜的“数字身份证”,从头到尾都能追踪,保证菜的质量。而且,这一平台将7000块地的数据、上千个物联网设备的实时数据都整合起来了,让采购商能准确地预测产量和上市时间,提前做好采购的计划,这样就能大大减少采购的成本和风险。
这一项目不仅帮助农户和采购商解决了核心问题,更进一步帮助青铜峡的蔬菜产业变得更好更强。通过“数据链打通产业链”,吸引了全国的采购商来这里,还形成了可以复制的数字农业模式,已经推广到了内蒙古、甘肃等地,给西北地区的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青铜峡样板”。
“让技术扎根泥土,才能长出乡村振兴的果实。”宁夏菜师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瑞芳表示,未来董瑞芳团队将继续迭代数字工具,探索数字农业与低碳农业的融合,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红利,继续书写青铜峡的数字农业故事新篇章。(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康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