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1月2日,“中国体育彩票杯”2025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排球比赛在京举行。本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排球运动协会承办,弘赫国际体育运动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协办,北京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支持。赛事旨在推动北京市青少年排球运动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竞技水平。
根据赛事报名情况,共有80所学校参与,909人报名参赛。本次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审定的2021-2024 排球规则,小学组比赛执行全国小排球竞赛规则。赛事设置高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小学男子组和小学女子组共6个组别,分别在弘赫国际体育运动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等场地展开激烈角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律佳辰是一名高三学生,她认为能够参加这次比赛,感到非常幸运。她说:“作为高三学生,这样的参赛机会已经不多。在高二时,我曾因病暂时离开赛场,因此能够重新回到比赛中,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在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这次比赛是一种调剂和放松。让我从繁重的学业中暂时抽离出来,有机会在排球场上与队友并肩作战,创造了许多难忘的回忆。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学习状态和竞技状态,增强了自信心。”
谈及实验中学的女排队伍,律佳辰介绍:“北师大实验中学排球队始建于1924年,至今有100年的历史。我很荣幸能成为这支队伍的一员。学校在排球方面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例如提供体育馆作为日常训练场地。我们的教练在训练、生活和学习上也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关心和帮助。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教练和队友总是第一时间给予我们建议和鼓励,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律佳辰的母亲则表示:“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加入了学校的排球队,接受系统训练。作为家长,虽然看到孩子每天训练非常辛苦,心中难免心疼,但我们深知,这项运动不仅锻炼了她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她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强烈的团队意识。排球训练让她在学习与运动之间找到了平衡,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宝贵经历。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始终全力支持孩子参加这项运动。”
对于排球给律佳辰带来哪些改变时,律佳辰的母亲认为,孩子最显著的收获,就是形成了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在训练和比赛中,她与队友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了团队目标努力拼搏。这种经历,对她未来的人生道路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中国体育彩票杯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排球比赛的设立,旨在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排球运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对此,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黄芃轩表示:“这次比赛的场馆设施非常好,裁判的执裁水平也很高,排球氛围浓厚。通过比赛,我发现了自己在训练中的一些不足,今后会继续努力提升。这次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技术,也让我在学习和训练中变得更加坚韧。”
兰朵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的一名学生,她认为本次比赛她和队友们发挥的很好,大家配合的非常默契。她说:“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比赛,通过比赛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平时学校非常支持排球运动的发展,我们学校是排球传统校。在和队友一起打比赛、一起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培养了默契。学校的训练氛围特别好,这让我更喜爱排球这项运动。”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的赵容慧也是一名高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参加这次比赛,她同样感到非常荣幸。作为高三学生这是她为数不多的参赛机会之一,在她看来这次比赛也算是为高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此她感到非常高兴。
她说:“这次比赛不仅提升了我的协作能力,也让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这些经历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通过比赛,我增强了团队配合意识,也提升了自己的协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这对我今后的成长非常有益。”
作为一名教练员,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男排教练 李明表示:“我带领学校的队伍已经参加传统校比赛很多年了。本届比赛给我的感觉是赛事环境、比赛氛围越来越好,场馆设施和设备也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通过传统校比赛,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排球比赛中,感受排球的乐趣;也能让每个学校发展出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排球项目,让排球运动在各个学校更好地开展,让更多孩子喜欢上排球,我认为这是传统校比赛最大的意义。”
谈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时,李明说:“我们学校从2011年建立排球队,逐步推广排球运动。如今校园内各年级、各班级都有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生,整体氛围很好。我们学校的男排项目,自开展至今取得过许多优异成绩。目前女排队伍也在逐步组建,参加各类赛事,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本次排球比赛副裁判长吴钺介绍:“传统校比赛得到了北京市体育局和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参赛队伍涵盖高中、初中和小学各个学段。通过已经进行的比赛来看,本届赛事的整体参赛水平较高,代表了北京市青少年排球的优秀水准。”
同时,吴钺表示:“作为北京市传统校的比赛,赛事仅限传统校报名参赛,与其他排球赛事相比,传统校比赛历史悠久,已持续数十年,具有深厚的项目传承意义。同时,这类比赛对青少年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赛事组委会相关人员表示,通过校园赛事的常态化举办,一方面让排球运动走进更多校园,让“享受体育快乐”的理念扎根青少年心中,另一方面也为北京排球人才储备搭建了“基层选拔通道”——赛场上表现突出的青少年运动员,将有机会进入更专业的训练体系,为北京排球事业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随着赛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青少年带着对排球的热爱走上赛场。赛事不仅是北京青少年排球运动普及的“助推器”,更成为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人格的“成长平台”,让新时代青少年在运动中强健体魄、锤炼品格,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赛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