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交投,锻造江西发展“大动脉” ——“十四五”江西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巡礼之交通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2 10:5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2 10: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江西“十四五”波澜壮阔的发展图卷中,国有经济无疑是那抹最厚重的底色。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连跨六个万亿元台阶,其中,一家省属重点企业以超1500亿元的高速公路投资,构筑起赣鄱大地“联通东西、承接南北”的钢铁脊梁,它,就是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

五年砥砺,江西交投集团不仅实现了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稳健增长,更以“主力军”的雄姿,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将“江西速度”镌刻在每一条延伸的公路上,将“国企担当”融入每一次出行的服务中。

强路网,筑牢发展“硬支撑”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素的话语在江西交投的实践中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十四五”以来,随着大广高速南龙扩容、吉康改扩建等8个重大工程项目的相继完工,760公里崭新的高速公路在红土地上铺就。截至202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970公里,87%的县区通上了双高速,出省通道多达32个。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每百平方公里4.17公里的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整整两倍。这意味着,一张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高速网络已然成型。今年年底,随着江西“大十字”主骨架高速公路扩容工程的基本建成,这条贯穿全省的经济“主动脉”将更加强健,江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着无可替代的“硬支撑”。

优服务,擦亮出行“金名片”

如果说路网是骨骼,那么服务就是血脉。江西交投深谙此道,将“美好出行”作为不懈的追求。行驶在江西高速,司乘人员能直观感受到“优质服务”的厚度:路面状况指标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三,预防性养护让旅途更加平稳舒适。

服务区不再是简单的歇脚点,而是提质升级的“温馨港湾”。通过三年行动,93对服务区焕然一新,新增停车位5100余个、厕位3400余个、充电枪1600余支,建成32个标准“司机之家”。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服务的细微之处,彰显的是国企的民生温度。

这份温度还体现在真金白银的让利上。坚决落实各项减免政策,2021年以来累计减免通行费高达163亿元,用企业的“紧日子”换取社会物流和民众出行的“好日子”。正是这份执着,让“高速映山红”运营品牌绚丽绽放,成功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品牌建设典型案例,成为江西高速最闪亮的“金名片”。

拓产业,激活增长“新引擎”

作为改组后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江西交投并未止步于“修路收费”的传统模式,而是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深度融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奋力“争链主、强集群”。

它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沿线设施、数据资源等独特优势,全力拓展新能源、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与交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同时,目光向外,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参与新疆、西藏的交通基建与能源矿产开发。

在产业链延伸上,集团积极开拓市政、装配制造市场,打造全省首个高速公路道路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中部地区库容最大的智慧环保型沥青基地,将绿色循环理念贯穿始终。

在资本运营层面,交投更是展现出“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成功收购国盛金控,设立交通强省基金、新质生产力基金,参与组建江西农商银行。这一系列大手笔,不仅优化了自身产业布局,更有效助力了全省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从一个传统基建平台,蜕变为一个赋能全省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勇创新,智绘未来“新蓝图”

面向未来,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江西交投坚持创新驱动,将数字化、人工智能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收费站、隧道、服务区的智慧化改造,建设以“数字大脑”为核心的“数字交投”应急指挥及内控管理体系,让管理更高效、通行更智能。

在科研领域,集团强力打造以省重点实验室为主的创新平台,新增5个省级平台,承担22项国家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荣获15项省科技进步奖,并斩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顶级荣誉,用科技创新为传统交通基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江西交通投资集团的五年答卷,是江西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它用坚实的路网托起经济腾飞,用温情的服务贴近民生福祉,用开拓的产业布局汇聚新质生产力,用不懈的科技创新智绘发展蓝图。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江西交投集团正以其不断增强的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继续奔驰在为建设现代化江西贡献力量的快车道上。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