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县检察院:以案释法筑牢知识产权“防火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1 10: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1 10: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切实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精准预防商标侵权、商业秘密泄露等违法犯罪行为,10月20日上午,遂平县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紧扣知识产权犯罪预防专项行动部署,深入辖区重点涉农企业——正康粮油有限公司,开展“以案释法”小型专题宣讲会,用真实案例为企业关键岗位人员送上“法律警示课”。

宣讲会聚焦企业“内防疏漏、外防侵权”核心需求,检察干警以本院办理的两起典型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为切入点,结合粮油企业商标使用、品牌管理的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解读。

针对企业内部人员侵权风险,干警详细剖析“王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某环保科技公司车用尿素事业部原副总经理王某某,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购买散装车用尿素溶液私自灌装到带有该公司注册商标的空吨桶内,销售给当地三家公司,非法获利1.3万元。“‘自家人’侵权更隐蔽、危害更大,不但让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更会摧毁多年积累的品牌信誉。”干警结合案例,重点讲解了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权的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企业在商标管理员职责界定、授权流程管控等方面的漏洞防范要点。

针对外部人员侵犯知识产权链条式危害,检察干警以“买某等七人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为例进行解读,该案中,买某等人为非法牟利,在未取得“Red bull”“红牛”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从赵某某等人处购进带有假冒“红牛”标识的罐子、罐盖和纸箱,雇佣人员生产假冒“红牛”饮料并销售,非法经营数额达42万余元。最终买某等人分别因不同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不等,并处相应罚金。

“这类链条式侵权波及范围广、打击难度大,企业发现侵权线索后,要第一时间固定‘侵权标识、销售记录、物流凭证’等关键证据,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宣讲过程中,检察干警向企业商标管理员、采购销售负责人、公司法务人员及技术骨干发放《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汇编》,并围绕正康粮油关心的“员工离职商业秘密交接规范”“合作方商标使用授权审核”等实际问题,进行一对一答疑。宣讲团队以党员检察官带头主讲、带头解惑,既传递法律刚性约束,又体现检察服务温度。

“两个案例就像‘身边事’,以前总觉得侵权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内外风险都得防!”正康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会后将立即组织员工学习案例,对照检察干警指出的风险点完善商标管理和保密制度。

此次活动是遂平县检察院知识产权犯罪预防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环。下一步,该院将持续聚焦企业关注的涉农、高新技术保护等法律需求,持续推进“以案释法”“风险排查”等系列活动,用案例敲警钟、用服务堵漏洞,助力企业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为辖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检察动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