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枣园镇山南村的佳铭地毯厂山南分厂里,穿板机嗡嗡作响,工人们手上不停,正熟练地飞针走线。一幅幅精美地毯在她们手中渐次成型,也织就着家门口的就业致富梦。
“这活儿不难学,一天能挣一百多块,还不耽误照顾家,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村民周霞从邻村来这儿上班。一年前,这个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车间还处于闲置状态。如今,它已蜕变成村集体增收、村民就业的“活力源”,生产的地毯销往全国各地。
面对闲置多年的集体车间,山南村“两委”主动作为,把盘活闲置车间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加收入的突破口。经过多方考察洽谈,成功引进镇平县佳铭地毯厂,村里提供场地,企业负责经营,双方实现合作共赢。
“企业节省了建厂成本,能专心搞生产;村里把闲置资源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给乡亲们找到了在家门口干活的门路。”山南村支部书记梁兴华这样解释“村企联姻”带来的双重效益。
厂子刚开起来时遇到了“招工难”问题。与此同时,镇上许多有就业意愿的群众,特别是一些要照顾老人、孩子的妇女,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枣园镇党委、政府在了解到这个“两难”情况后,迅速行动,主动扮演起“牵线员”和“服务员”的角色。
枣园镇组织镇村干部成立服务队,下沉各村进行走访,精准摸排劳动力状况与就业意向,并建立重点群体就业台账。通过“送岗上门”的方式,详细讲解地毯厂招工信息与薪资待遇,有效消除了群众顾虑。针对技能不足的村民,该镇协调企业将培训课堂前移至车间,设立“岗前实训点”,采用“师傅带徒弟”“边学边干”的实操模式,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技能、上岗增收。
小车间,大能量。这种“务工、务农、顾家”三不误的就业方式,正成为连接村民与富裕生活的“幸福桥”,也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扎实、更加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