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20日电 当地时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率团访问英国,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及英国气象局就加强大气科技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在ECMWF总部,陈振林一行与ECMWF主任弗洛伦斯·哈比耶及其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出席了第四届双边会议。开幕式上,陈振林对ECMWF成立五十周年表示祝贺,并指出ECMWF是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引领者。他表示,在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极端天气给各国带来严峻挑战,双方都在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精准预报能力,希望未来加强数值预报模式研发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共同为全球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弗洛伦斯·哈比耶表示,中国气象事业的高速发展、气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对双方扎实、富有成效的合作表示高度赞赏。双方系统总结了自2014年签署合作协议以来的多项成就,重点回顾了在数值预报模式研发、高性能计算、数据共享与交换等方面的合作经验。下一阶段,双方就人工智能气象模型验证、联合开展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分析与评估、共同举办前沿技术领域高水平研讨会等议题达成了共识。
访问期间,陈振林一行顺访英国气象局,并与英国气象局局长彭妮·恩德斯比及其核心管理团队举行会谈。陈振林回顾了自1991年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的合作历程,高度评价双方在数值天气预报、气候科学与服务、国际气象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成效。彭妮·恩德斯比表示,中英两国气象部门在服务国家气候适应战略,推动气象服务与金融、能源等行业融合,释放数据价值等方面,理念高度契合,对中英两国科学家在"从气候科学到气候服务(CSSP)"等项目中的精诚合作表示赞赏。双方同意,继续深化CSSP框架下的合作,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早期预警系统中的应用,加强极端天气事件归因研究,促进气候服务在农业、能源、城市等关键领域的应用转化,更好地支持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
此次访问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气象局与欧洲主要气象机构的战略互信与合作共识,为在人工智能气象模型、气候服务创新、全球早期预警体系建设等方向的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