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新“六廉六心”“五+X”双模式 打造高校廉洁教育新标杆

来源:大江新闻    2025-10-20 10:29
来源: 大江新闻
2025-10-20 10: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黄小岭 涂正正 朱雅鸿)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高校廉洁教育痛点,创新构建“六廉六心”系统化育人体系与“五+X”精准化施教工程,将廉洁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流程,交出了一份“成效实、可复制、影响广”的高校廉洁教育答卷,成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生动典范。

“六廉六心”筑基:构建全维度廉洁育人体系

针对高校廉洁教育中“重视不足、兴趣不高、力量薄弱、覆盖不全”等痛点,该校率先提出“六廉六心”清廉文化育人模式,以“系统化设计、全场景融入、多主体协同”打破教育“孤岛效应”,让廉洁基因深植校园。

以“六廉”立框架,夯实育人根基

“六廉”体系从目标、路径、举措等维度构建廉洁教育闭环:通过“四源筑基”(中华廉文化、马恩理论、教育理论、党纪国法)筑牢思想根基;依托“四方协同”(学校职能部门、二级教学单位、班级、校外资源)凝聚育人合力;实施“三联工程”(课堂课下联动、线上线下联通、校内校外联合)拓宽教育场景;开展“六项行动”(主题课渗透、班会课突破、思政课强化、专业课提升、选修课拓展、实践课补充)实现课程全覆盖。如今,廉洁教育已融入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更延伸至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日常管理中,形成“无处不廉洁、时时受熏陶”的育人氛围。

以“六心”明目标,塑造高尚品格

围绕“羞恶之心、敬畏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明辨之心、守正之心”六大育人目标,该校通过多样化载体让廉洁教育“活起来”:成立校级廉政文化交流中心,连续四年举办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累计收到书画、短视频、微电影等作品650余件;组建新媒体团队创作廉洁短视频、改编网络歌曲,让抽象理论变“通俗易懂”;组织学生拍摄廉洁微电影,作品《小超“期末”通关密码》《倒带》《剽》《一叶障目》连续四年在“玉琮杯”全国清廉微电影微视频大赛中斩获入围奖、铜奖、银奖、入围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成为江西省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院校。

“五+X”破局:实现精准化廉洁施教

为避免廉洁教育“大水漫灌”,该校创新推出“五+X”廉洁教育工程,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场景定制“廉洁套餐”,让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五项常规教育”:覆盖关键人群,守好“廉洁关口”

聚焦“新提拔干部、新入职教工、新考公学生、新入学学生、新项目人员”五类关键群体,开展“点对点”教育:

新提拔干部“六位一体”教育:通过廉政法规知识测试、观看警示教育片、赠送警示案例选编、廉政教育谈话、签订廉洁履职承诺书、撰写廉政心得体会,引导干部绷紧“廉洁弦”;新入职教工“廉洁第一课”:以“讲廉课、观廉影、送廉册、谈廉想”定制“廉洁套餐”,帮助新教工系好“从教第一粒扣子”;新考公学生“毕业最后一课”:开展党规党纪专题讲座,发布《廉洁从业倡议书》、赠送《廉洁从业手册》,2024年学生王靖颖获评“全国廉洁大使”,为毕业生树立廉洁标杆;新入学学生“廉洁启蒙课”:以“廉洁诚信”为主题开展全覆盖班会,通过“讲廉课、谈廉想、述廉行”引导新生树立“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观;新项目人员“廉洁护航课”:组织项目参与人员观看工程领域反腐警示教育片、签订《廉洁承诺书》、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全力打造“廉洁工程”。

“X项专项教育”:拓展育人深度,筑牢“廉洁防线”

以“项目申报立项制”推动廉洁教育向纵深发展,重点开展四大专项教育:一是家风教育:组织领导干部及家属观看清廉家风微电影,以“小家清风”带动“校园清廉”;二是主题日警示教育:依托“3・23警示教育日”“12・9国际反腐败日”,开展参观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诵读廉政诗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强化党性修养;三是年轻干部教育:创新“沉浸式+互动式+帮带式”模式——将课堂搬进庭审现场、监狱强化震慑,开发模拟法庭、排演廉政短剧增强代入感,通过“师带徒”“监督联系人”一对一传帮带,护航年轻干部成长;四是师德师风教育: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典型、汇编教育行政部门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成效显著:廉洁教育成品牌,经验可复制推广

经过多年实践,该校廉洁教育成效显著,不仅赢得师生认可,更成为兄弟院校学习的标杆。

育人成果丰硕,学生素养提升

通过“环境营造、课程塑造、实践锻造”全路径培育,学生廉洁意识显著增强,近三年累计有2000余名学生参与廉洁实践活动,形成“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学风。获高校党建研究项目2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1项,发表多篇论文,实现“理论+实践”双丰收。申报的《“六廉六心”廉洁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和实践》项目,获批2024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立项,实现学校建校24年以来省级教学成果项目“零”的突破;学校推送的两名学生获得全国廉洁大使称号,是全国同类高校唯一;该校推送的论文连续两年(2024、2025)入选中国廉政研究学术年会。

社会认可广泛,品牌影响力凸显

该校积极探索并成功构建了一套系统化、可借鉴、可推广的“六廉六心”“五+X”模式,“六廉六心”廉洁文化育人模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修养的浸润,更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廉洁文化精髓的融合创新与弘扬。它将廉洁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六个维度的廉洁教育与六个心灵层面的培育,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廉洁品格与高尚情操。“五+X”廉洁教育工程,打破以往“一锅煮”的做法,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促使廉洁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针对性强,成效显著,两种模式吸引众多兄弟院校来访学习,相关工作情况被省教育厅官网、学习强国等权威媒体先后报道11次;2024年该校廉洁微课《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及微视频《剽》获省级奖项并推荐至全国评选,其中微视频《剽》入选教育部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视廉清心”视频征集全国百件,省内同类院校唯一。2025年该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第十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廉洁视频故事答题”环节获得江西高校排名第一,全国高校排名第八的好成绩,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展望未来:持续创新,让廉洁之花常开

该校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以《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为指引,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优化“六廉六心”系统化育人体系与“五+X”精准化施教工程的融合效能,推动廉洁教育真正实现“全程、全方位、全过程”覆盖。一方面,将重点探索新时代数字化、科技化手段与廉洁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廉洁教育更具时代感、吸引力与穿透力;另一方面,将继续丰富“六廉”教育载体、细化“六心”培育路径,同时深化“五+X”工程的精准度,不断提升廉洁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持续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优质经验。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