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成绩单丨从养老到“享老”,一份写满幸福的“温暖答卷”

“十四五”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夕阳红”。

“十四五”成绩单丨从养老到“享老”,一份写满幸福的“温暖答卷”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9 0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在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十四五”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夕阳红”。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五年来,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升至65.7%。护理型养老床位专指“保障失能老人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的床位设施”,它的占比更高,意味着可以帮助更多家庭走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局。

不仅如此,“十四五”期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扩至49个,累计260万失能老年人享受待遇。今年7月,我国还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与此同时,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正在加快建设,已建成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如今,上海城区已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湖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数量超过8500个;全国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

推动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壮大提供强劲动力。“十四五”期间,我国首次建立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00万。

从养老向“享老”迈进,以银发专列、康养旅居等为代表的“银发经济”蓬勃发展,养老多元化服务供给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超过“十四五”规划中“提高1岁”的目标。面向“十五五”,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将继续向“普惠、高质量、智慧化”迈进,为银发族群托起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