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电池出口管制,美企面临能源重压

就在美国尚未化解稀土及大豆的外部压力之际,又有新的变量出现。

中国锂电池出口管制,美企面临能源重压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7: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就在美国尚未化解稀土及大豆的外部压力之际,又有新的变量出现。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近日联合发布公告,自11月8日起,中国将对高性能锂电池及其生产设备、正极负极材料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与稀土不同,锂电池牵涉面更广,也更难替代。

它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更涉及电力系统、数据中心、国防军工等国民经济与安全核心领域。

成都某新能源无尘车间一片忙碌,一块块锂电池正有序下线。

在如火如荼的全球人工智能(AI)竞赛中,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更已成为不亚于先进芯片的关键基础设施。

从技术结构到产能规模,中国在锂电池产业链占有绝对优势。此次出台的管制清单,覆盖了重量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前驱体相关物项,甚至具体到叠片机、连续石墨化炉等生产环节所需专用设备。在技术体系上,几乎构成一个闭环。

而对于美国来说,这一闭环的断裂点,正出现在自身尚未补齐的产业中游。

彭博社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美国电网级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中,约65%来自中国进口。而这类电池,正被此次管制所涵盖。

其实,储能系统甚少出现在公众视线范围之内。它不直接发光,但支撑着照亮世界的光。2017年至2023年间,美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翻了一番。AI产业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电力负载,正在成为制约扩展的瓶颈。

新美国安全中心能源、经济和安全项目主任基尔克雷斯直言,“能源已是当前美国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制约因素。”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锂电池的供需问题,不再只是企业的经营议题,一旦失去供应,意味着多家美国企业乃至美国电力系统的运行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正如彭博新能源财经贸易和供应链分析师黑尔斯所说,“中国在电池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意味着美国企业或将受到严重挤压,它们很快就会感受到压力。”

此外,中国出口管制范围不仅涵盖锂电池成品,更涉及关键材料和制造设备。彭博社指出,目前,中国在全球正极材料产能中占比约96%,负极材料产能占比达85%,这些正是美国本土电池制造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

“美国东南部许多电池工厂都会受到中国此次措施的影响。”负责特斯拉公司和松下公司内华达超级工厂电池生产的电池主管赛琳娜坦言。

资本市场反映同样折射出中国此次管制措施对美国企业的冲击:依赖中国电池组件的美国Fluence Energy电池公司和特斯拉等股价一度大幅下跌。

可见,美国在推进能源本土化的同时,仍面临原材料来源不稳定、制造工艺仰赖进口等结构性难题。虽然美国已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启动本土投资项目,并加紧与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构建联盟,但系统性替代仍有待时日。

英国《金融时报》形容,扩大对稀土和电池出口限制,突显出中国对支撑全球主要制造业的关键材料、零部件和技术供应链的全面控制。

从稀土到大豆,再到锂电池,中国面对关税壁垒和贸易霸凌的反制措施,精准指向美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这背后,是中国在高端制造体系中的集聚能力和技术演进的沉淀,也是全球价值链重塑中的关键变量之一。

(“三里河”工作室)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