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0月11日电 据美国媒体The Sierra Sun网站报道,今年冬天美国人购买的滑雪装备或面临涨价,因为特朗普政府对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全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使得美国滑雪装备的进口与本土生产成本双双攀升。
报道指出,关税作为针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种,虽然是由进口商向政府缴纳税款,但成本往往会层层转嫁。企业可能将部分或全部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其他商业伙伴,或者直接减少进口。关税的经济连锁效应复杂深远,不止影响消费者价格,更影响本土制造业和国际贸易关系。
因此,对于美国的滑雪者来说,购买装备便会受到影响。美国太浩湖山地运动用品(Tahoe Mountain Sports)发言人透露说:“根据供应商的消息,受关税影响,今年秋冬季商品价格涨幅预计在5%至20%之间。从护目镜、头盔到雪板、雪鞋,大部分商品都会因关税而涨价。”
深感压力的远不止这一个品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给整个美国滑雪产业都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供应链问题,部分服装和装备可能停产或缺货。”乡村滑雪屋(Village Ski Loft)的办公室经理凯莉·里夫斯说,“这是整个行业每天都要面对的无从规避的困境。”
然而,价格上涨及货品短缺并非行业面临的唯一难题。斯塔特·豪斯滑雪和自行车店(Start Haus Ski & Bike Shop)的负责人利·德克斯特无奈地表示:“我们看到全品类价格上涨,还遭遇了物流延迟、政策混乱、指引缺失等问题,甚至还遇到了规则突变导致货物中途丢失的状况。”
报道还提到,或许有人认为解决方案很简单,将滑雪用品制造业迁回美国就行了。但实际情况是,该产业链深植于美国以外的地区,基本上没有迁回的可能。欧洲是滑雪产业长期以来的中心,大部分产品都产于此,近二十年来逐步向亚洲扩展。
美国目前缺乏规模化生产多数滑雪部件的制造业基础,滑雪板使用的金属刃口、底板材料等多依赖海外供应。尽管一些美国企业也设计和销售滑雪装备,但实际制造环节仍留在海外。即便是在本土组装滑雪板的品牌,也同样依赖全球供应链。
正如德克斯特所说:“我们经营的品牌大多从欧洲进口,无论是组装好的成品还是零部件,都找不到合适的本土替代品。”他还补充说,总体而言,商家的业务多了新的物流压力,商家在本就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更无法做出精准的预测。
报道称,很少有行业像滑雪业一样严重依赖仅持续四个月的销售旺季。不仅如此,销售的窗口期还与天气紧密相关。如果初雪来得晚,尤其是错过了圣诞节,滑雪业就会遭受经济损失。此时再叠加不可预测的关税政策因素,无疑使经营雪上加霜。
那么,这些关税最终会由谁来承担呢?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还是所有这些群体都要承担?太浩湖山地运动品发言人坦言:“很不幸,普通消费者以及美国的小企业可能会首当其冲地承受这些影响带来的最严重后果。”
(编译:高琳琳 审核:马芮 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