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气象 武城暖通的“空气管理”革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3 11:4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3 11: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22日,在山东省武城县会展中心,“齐鲁建造”武城暖通区域品牌正式揭牌,标志着武城暖通产业正式迈入品牌化、协同化发展的崭新阶段。

“中央空调德州造,生产基地在武城。”位于山东省的武城县,是江北最大的商用中央空调设备生产基地,有着中国暖通消防风机产业集群县、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等称号。相关企业达3000家,覆盖八大系列、3500多个品种,其中风机、风管、风阀等产品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从小到一个螺丝,大到暖通空调主机,在当地全部能配置齐全,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生态。

智能制造:效率革命引领数字浪潮

走进山东海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的设备加工中心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借助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成功打造出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灯塔工厂”。曾经,一条生产线需要10余名工人协同作业;如今,仅需一人便能轻松驾驭一条甚至两条生产线,生产效率实现了10倍的飞跃提升。

而在贯科控股集团的实验区,一台3米高、8米长的黄色巨型风机检测设备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通风机检测设备之一,能实时精准显示风机的能耗、风量、风压等核心数据。”公司总经理王涛自豪地介绍道。这一设备的投入使用,为产品的质量把控和性能优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隆达空调研发的EC智能新风换气机,更是实现了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该设备搭载智能调节系统,能够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自动调节转速,相较于传统机型,节能高达30%以上,净化程度更是达到95%。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设备内置的WiFi模块,让用户只需通过手机APP,就能轻松实现远程操控设备开关、调节风速、查看空气质量数据等功能,真正开启了“指尖上的空气管理”新时代。

在数字化浪潮的汹涌推动下,武城县暖通空调产业的基因被持续重塑。目前,该产业拥有3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已然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兴恒环境科技集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企业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研发,组建了专业的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养殖专用热回收新风系统、智能蘑菇方舱等创新设备,将产业触角从传统的工业领域延伸至农业种植、家禽养殖等多个领域,为传统产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生机。

产业革新:县域经济的宏观战略布局

时光回溯到八年前,武城的空调产业却是另一番景象。2017年之前,武城空调产业犹如一团乱麻,上千家作坊式企业陷入同质化的激烈混战,劣质产品如洪水般泛滥,严重挤压着正规厂商的生存空间,产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转机出现在环保治理行动中。武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关停了1017家散乱污企业,从源头上净化了产业环境。同时,启动了“育苗行动”——45家企业成功通过消防强制3CF认证,17家企业拿下CRAA专业认证,将行业标准门槛从“能用”提升至“专业级”,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资源整合模式的创新。中威空调设备集团凭借品牌、资质等优势,率先建立共享平台原先的100多家小厂被巧妙整合为20个专业单元,人才、技术、厂房、设备等资源要素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进行灵活配置,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优势互补。如今,中威空调又赋予“共享”模式新的内涵,建有全国 36家和本地20家共享工厂,构建起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链生态体系,年生产销售达12亿元。

近年来,武城县紧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持续为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人才。武城县强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县战略,突出暖通空调产业的核心地位,从产品品质和品牌打造入手,连续7年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并设立县长质量奖评选,激励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开展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并在全国率先研发编制暖通空调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使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得到了极大提升。

武商出海:从区域基地到国际市场的跨越

武城产业升级的成果在国际展会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山东省暖通空调产业协会会长王宝亮回忆道,早年企业只能挤在展会的角落,默默观摩学习;如今,国际展商却主动寻求合作。2019年青岛国际制冷展上,60家武城企业与美国约克、德国大赫等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技,首日便签下2亿元的订单;2024年北京展,静音风机、地源热泵等新品吸引了全球客商纷纷驻足。今年,在刚举办不久的山东武城精准采购对接会上,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客商与武城暖通企业签署产品采购意向协议,合同金额高达1850万美元。

目前,武城已通过10万在外商人布局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在泰国设立了山东首个县级行业协会海外办事处,深度开拓东盟市场。

从“汗水工厂”到“灯塔车间”,从价格厮杀到标准输出,武城暖通走过的路,恰是中国制造爬坡过坎的缩影,也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