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 把黄河文化作为文旅融合的灵魂

宁夏 把黄河文化作为文旅融合的灵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9 09: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5日至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30余名记者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采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来自英国、法国、葡萄牙、俄罗斯、伊拉克等国媒体的外国记者。

9月16日,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马洪海介绍,宁夏始终把黄河文化作为宁夏文旅融合的灵魂。

宁夏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注重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让厚重历史与优美风光交相辉映,为母亲河注入新的时代风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近三年累计投入10多亿元,重点支持了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提升和特色品牌打造,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加快融合、相互促进。

宁夏正在打造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长廊,将葡萄种植、酿酒工艺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已有17家酒庄获评国家A级旅游景区,年吸引游客超过300万人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入选“世界十大最具潜力葡萄酒旅游产区”,“紫色产业”与“金色文旅”实现了双向赋能、共赢发展。

宁夏依托中卫大漠黄河的独特景观,在做好生态修复的同时,创新推出了沙漠星空体验、黄河非遗展示等业态,打造了“星星的故乡”文旅IP,举办了“青春漠漠搭”沙漠营地文化旅游季等活动,将黄河、大漠、星空等资源转化为可沉浸、可体验的消费场景。

9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将“中卫市星星故乡·动感大漠户外运动线路”评为14条“2025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之一。中卫大漠黄河(沙坡头)旅游度假区自去年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二次消费收入占80%左右,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宁夏深入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了龙王坝、龙泉村等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让更多群众融入了旅游业、提供旅游服务、走上了旅游致富路。

今年7月16号,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窗口,也为宁夏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大机遇。宁夏将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更好发挥文化提升旅游魅力、旅游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以世界眼光深化融合、以国际标准提升品质。

通过打造银川世界级旅游城市,提升沙坡头、西夏陵等景区国际化水平,推出更多跨区域精品线路,完善多语种服务、智慧旅游等配套设施;借助中阿博览会等平台,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平台,深化国际合作,让旅游推广有机嵌入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国外游客到宁夏旅游,力争到2030年,初步建成独具宁夏魅力特色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