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行业“内卷”,轻资产运营重构能源投资新逻辑

京能国际敏锐把握政策导向,发力轻资产运营,破卷突围,启航高质量发展。通过聚焦战略创新、效能革命和活力引擎三大维度,突破发展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破局行业“内卷”,轻资产运营重构能源投资新逻辑

来源:中国日报 2025-08-28 18: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28日电(记者 樊菲菲) 2024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新政,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去内卷化”,国务院国资委强调摒弃“资源为王”的思维,避免恶性竞争;国家能源局在《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不搞恶性竞争、不搞资源圈占、不搞低效扩张的“三不原则”;多部委也联合规范新能源补贴,明确支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清晰勾勒出我国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京能国际敏锐把握政策导向,发力轻资产运营,破卷突围,启航高质量发展。通过聚焦战略创新、效能革命和活力引擎三大维度,突破发展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25年8月22日,京能国际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056.27亿元,较年初增长3.1%;总并网装机量1,369.2万千瓦,较年初增长8.3%;营业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加24.9%;利润总额4.48亿元,同比增长3.2%;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25年7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发布《零碳园区建设通知》,明确要求以“源网荷储协同”与“智慧能源管理”为核心路径,推动清洁能源从重资产开发向轻量级运营转型。对于京能国际而言,传统的“投建营”项目开发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要深度挖掘电站的金融属性,提高资产流通和周转,实现由重资产持有者向专业资产管理者的战略转型,最终形成“轻重结合”的优化业务模式。依托强大的优质资产开发能力,通过持续的证券化和价值创造,不断提升公司的财务业绩、股东回报和投资价值。

面对能源行业深刻变革,京能国际聚焦战略升级,系统部署三大关键任务:一是创新运营模式,盘活存量优选增量。依托现有平台并拓展新伙伴,构建多层次的轻资产运营体系。充分挖掘电站实物资产与金融市场在预期收益和估值方面的差异,在存量运营项目的资产盘活和储备项目的资产证券化方面双管齐下,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易和证券化安排,释放电站资产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具体业务实践不断打造和提升公司团队的优质资产开发、运营、管理和交易能力,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轻资产业务模式。二是抢抓“绿电进京”机遇,打造标杆示范工程。吉电进京项目加快调峰电源点核准;蒙电进京项目积极推动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做好首都绿电供应保障,重点推动京津冀项目开发,积极推进长三角、珠三角高收益项目,确保底层资产质效双优的发展态势。三是优化业态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针对当前光伏占比高的情况,着力提升风电、燃机、水电。同步推进海上风电突破、综合能源深耕与绿氢稳健发展,海外业务坚持效益优先。构建多能互补格局,打造更稳健资产组合。

效能革命正驱动京能国际加速实现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坚持长期主义,聚焦价值创造与合作共赢,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