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荆高铁连两地,赋能西北向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8 16:3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28 16: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八月风起,汉江潮涌。23日清晨8时,一声清脆的鸣笛划破鄂西北的天空,襄阳至荆门高速铁路正式启动试运行。这条北起襄阳、南抵荆门的钢铁长龙,全长116公里,以350公里的时速穿梭于荆山汉水间,让两地百姓期盼已久的“半小时通勤”,从图纸走向了现实。

襄荆高铁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一边连着寻常人家的便利生活,另一边系着区域发展的经济活力,为鄂西北的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交通方便架起“快捷桥”,同城生活触手可及。作为呼南通道的关键一段,襄荆高铁一头接郑渝高铁,一头连沪渝蓉沿江高铁,恰是打通区域交通的“关键一扣”。以往从襄阳到荆门,驾车或坐普通列车要一个多小时,如今通车后只需30分钟。对常在两地通勤的人来说,早上在家吃完牛肉面出门,中午就能在荆门尝上蟠龙菜;对想带孩子短途出游的家庭,周末上午逛襄阳古隆中、下午看荆门明显陵。这缩短的不只是路途时间,更是城市间的心理距离,“同城生活”的滋味,将慢慢融进百姓的日常。

经济上行打通“动脉线”,产业协同提质增效。高铁跑得快,带动经济活。对鄂西北来说,这条高铁更像一台“流动引擎”:襄阳的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产业,能更快运往荆门的工厂;荆门的磷化工、绿色建材产品,也能更便捷地对接襄阳的市场。沿线的宜城,也能借着这股交通红利,更好承接襄阳、荆门的产业辐射,吸引小企业落户、大项目落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跟着高铁动起来,鄂西北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脚步,自然也更稳更快。

文脉畅行铺就“连心路”,文化瑰宝共焕光彩。襄阳是“华夏第一城池”,古隆中藏着三国智慧;荆门有“屈家岭文化”遗址,明显陵载着明代风华。两地本就是荆楚文化的“同门兄弟”。以前因距离阻隔,不少游客难得把两地的文化景点逛个遍;如今高铁开通,一天之内穿梭于古隆中与明显陵之间,沉浸式感受三国风云与明陵建筑之美,成了轻松事。就连沿线的非遗手艺、民俗活动,比如襄阳的大头菜制作技艺、荆门的皮影戏,也能借着便捷交通“走出去”,让更多人看见荆楚文脉的鲜活模样。

从试运行的缓缓启程,到未来正式通车的飞驰驰骋,襄荆高铁承载的不只是往来的旅客与货物,更是鄂西北的新希望。这条线将推动襄阳、荆门及沿线城市,在协同共进中稳步向前,为荆楚腹地的发展添上扎实的一笔。(叶锦、柳东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