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社区里的“蓝马甲”服务队

潍坊社区里的“蓝马甲”服务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2 13: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你们能帮帮我吗?”周六一早还睡眼朦胧的中交三航局物资公司团总支书记陈政哲便接到了潍坊社区慈善超市负责人杜磊的电话,话语中很是焦急。

原来,她是想举行一场义卖活动,主要售卖当季新鲜蔬菜、有机牛奶鸡蛋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来自甘肃定西的土豆、云南普洱的野生菌等定点帮扶农副产品。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便利,另一方面通过义卖利润为社区孤寡老人筹集助餐基金,同时推广慈善超市的公益理念,时间就定在周日。一天的时间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而超市又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迫切需要支援。于是,杜磊第一时间想到了三航局物资公司“蓝马甲”志愿服务队。

“没问题,杜大姐。”陈政哲得知缘由后满口答应。随即马不停蹄动起来,与超市商讨具体实施细节,召集人手,准备义卖用品,包括电子秤、收款二维码、爱心价签、特别定制的农产品介绍展板……“现场情况变化莫测,我们不能出丝毫差错。”陈政哲严肃地说道。

当天中午,他又带领志愿服务小分队特地赶赴义卖现场实战推演,团员青年集体出动,杨晓帆、张丹等人负责产品讲解与宣传推荐,黄新宇、袁一恒操作智能收款系统,张坚维护现场秩序,每个环节排练了一遍又一遍。

做好了充分准备后,义卖终于亮相。没成想,天公不作美,刚摆好家伙事,便下起了蒙蒙细雨。成员孙怡瑶一面用手挡在头部,一面询问:“下雨了,义卖还要继续么?”陈政哲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点了点头。

而后,大家迅速做好防护,并开始吆喝:“瞧一瞧,新鲜的蔬菜水果了!”周边的住户被吆喝声吸引,纷纷探出头观望。没一会儿,四面八方的居民便涌了上来。有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有挺着肚子的孕妇,有相互搀扶的老年人,还有送快递外卖的小哥……“小伙子,你们不是‘反诈’宣传员吗,怎么成了‘义卖小哥’了?”有居民疑惑。“大伯,我们三航局物资公司志愿服务队的身份多着呢,主要在工作之余为咱街坊邻居出一份力!”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居民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挑选、装袋、上称、付钱、入账……正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位满头白发的大妈来到了慈善超市门口,东看看西望望。团队成员连忙上前接待,大妈冷冰冰地表示想要挑选一些硬实的油桃。志愿者小李笑着答应,从筐子里一个一个地细心挑选。大妈看在眼里,态度缓和了许多,但就在上称的一刻,又“变脸”了。原来,因为雨天的关系,秤上有积水,可能会导致称重不准。陈政哲见状,随即用衣袖擦干了银色衬盘上的积水。大妈和在场的居民为此感动,纷纷竖起大拇指。

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树林阴翳中,雨渐渐停了。物资公司“蓝马甲”志愿服务队仅用1个半小时,300余件商品全部售出,共计筹得善款4.5万元,全部捐赠慈善机构,定向用于社区“银发助餐工程”,为80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免费午餐;部分资金还将支持“雏鹰成长计划”,资助社区内困难家庭学生的课外兴趣班。

不知不觉,志愿服务队从2022年成立至今,已服务超过6000余人次,“朋友圈”也逐渐扩大,先后在社区开展过盲人看电影(通过专业志愿者现场解说电影画面)、外卖小哥加油站(提供免费手机充电、应急药品)、环卫工人服务站(设置24小时热水供应点)、文明交通引导等系列志愿活动,已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们用深蓝色的马甲绘就了社区最温暖的风景线,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街巷间生根发芽。(王雅迪/图)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