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莫让“小马拉大车”

【理响中国】莫让“小马拉大车”

来源:求是网 2025-08-19 10: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前不久,中办、国办向社会公开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全文,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特别是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也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激励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奋发作为。比如确定“基层减负年”、中央层面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印发通知要求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典型案例等,不断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引向深入。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一些地方仍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会议层层套开、文件叠床架屋、检查考核名目繁多、政务APP打卡泛滥,更有甚者将内部工作PPT外包制作、强制报送视频材料等,让不少基层干部陷入文山会海、迎来送往、过度留痕等无谓事务的泥沼,更滋长虚浮不实之风。

《若干规定》着眼于进一步体现改革精神和从严要求,作出7个方面21条具体规定,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对形式主义这一顽疾进行系统施治。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规范借调干部、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规范明晰基层权责、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每一项都直击痛点,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向治本深化。当前,全国3.8万个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已全部编制完成,将该干什么、配合什么、收回什么“三张清单”清晰厘定,为基层明确权责边界,有利于基层从“负重爬坡”转向“轻装快跑”,让“小马”不再强拉“大车”。

为基层减负,本质上是一场治理理念的革新——从重痕迹转向重实绩。为此,需要继续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抓深抓实,持续推动《若干规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切实为基层松绑,让广大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服务群众上,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