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来了!提振信心 释放潜能

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贴息范围包括哪些方面?贴息标准如何规定?贷款经办机构有哪些?一起来看!

事事关心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来了!提振信心 释放潜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3 17: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贴息标准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贷款经办机构为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分析指出,对广大消费者而言,贷款贴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借贷成本,减轻还款压力,从而提振信心,不断释放消费潜能。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表示,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减轻消费者负担,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间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动就业。建议消费者在申请此类贷款前详细了解政策细节,并与多家金融机构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贷款方案。

贴息政策9月1日起实施,一起关注!

视频:王文倩

审核:王晗 王辉 吴艳鹏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