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集团"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成都世运会盛大开幕、赛事精彩纷呈,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该项国际体育盛事,备受全球瞩目。

航空工业集团"海燕"无人机完成关键气象保障任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3 15: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13日电(记者 赵磊)8月1日以来,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四川省气象局部署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无人机已高质量完成了5架次成都世运会气象保障任务,成功获取关键气象数据,为赛事精准预报提供重要支撑。

成都世运会盛大开幕、赛事精彩纷呈,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该项国际体育盛事,备受全球瞩目。赛事举办期间正值成都汛期,川西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传统观测手段难以全面覆盖。海燕无人机凭借长航时和高原适应能力等优势,在极高海拔和复杂气象条件下表现出色,为突破高原气象观测难题提供了支撑。

为保障世运会气象,海燕无人机已累计完成五架次任务,搭载温湿廓线仪、气溶胶雷达和下投探空系统等设备,飞行区域覆盖川西高原西南涡等敏感区开展机动气象观测,累计航时超36小时,成功投放48枚探空仪,获取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观测数据3.5万余条,为大型赛事气象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

在此次密集飞行任务中,海燕无人机连续获取的海量高质量气象数据,如同为成都世运会装上了"气象天眼"。通过搭载的下投探空系统,该无人机实现了不同高度精准释放探空仪,实时获取大气垂直结构数据,显著提升了强对流天气预警能力,大幅提升了短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这些高精度数据已实时汇入气象相关系统,为盛会开幕式、赛事场馆运行、交通调度及户外项目提供了精细化、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保障,助力世运会的顺利举行。

"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本届世运会开幕式以这一主题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气象。在这场国际体育盛会背后,航空科技力量正以创新之姿,为赛事保驾护航,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智造的实力与担当。作为保障的中坚力量,海燕等多型无人机24小时待命,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高精度气象网络。未来,中航无人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智慧气象服务向更多元场景延伸,以更智能、更精准的科技保障能力,为重大活动保障筑起科技屏障,为防灾减灾锻造智慧之翼,以创新之力护航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