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暖阳,河南开封杞县官庄乡官庄村的200余亩大葱陆续进入了采摘期。在一片葱茏的绿意中,农户们正在垄沟间弯腰俯首地忙碌。远处,采收机的轰鸣声阵阵传来,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葱香,一幅繁忙丰收的画卷在田野间正徐徐展开。
“我们流转了200亩土地,选种的是抗逆性强、市场认可度高的品种,”合作社负责人林俊英指着连片的葱田介绍,“我们全程采用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种植技术,既降低了成本,又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
据悉,本次大葱采收期将持续约20天,每天需要30余名工人,覆盖了周边4个村庄。“我家离这儿近,听说这里缺工人,我就来帮忙了。”罗王村的王大姐蹲在垄间熟练地拔葱、去泥、捆扎,“一天能挣80块钱,活不累还能顾家,比在家闲着强多了!”
乡村振兴,根基在产业。近年来,杞县官庄乡立足本地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持续推动提升蔬菜、特色瓜果种植等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蹚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图片/杨俊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