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微笑一号店》创新传播研讨会在京举办。会议邀请学界与创作团队多位嘉宾就综艺节目的创新转型、公共价值与现实意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微笑一号店》集结了35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年轻人,通过系统培训、模拟考核、真实线下经营,全方位展现从产品研发、门店运营到品牌建设的全链条商业实践。会议认为,作为一档围绕青年创业、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展开的节目,《微笑1号店》不仅拓展了综艺的表现边界,也成为当代中国青年与社会深度互动的舞台。
会议指出,《微笑1号店》摆脱了传统综艺娱乐的叙事范式,以创业为切口,真实展现了青年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挣扎与成长。节目没有美化现实,也不贩卖“成功学”,而是通过克制冷静的叙事策略,构建出一个可观察、可共鸣的青年社群实践场。这让节目不止于“被观看”,而具备了现实可参照性,具有普及性与应用性。
节目承载的“链接”功能也被高度认可。咖啡店不仅是创业的物理场域,也成为情感交流、公益互动与社区连接的社会平台,鼓励如“为陌生人买一杯咖啡”等善意行为,推动建立温暖的城市文化氛围。
在商业模式探索上,《微笑1号店》是一次线上线下结合的有益探索。会议指出,不同门店结合地域特色使IP成为传递城市温度的载体,挖掘了城市文旅联动的潜力。是网络视听内容对现实经济赋能的有益探索,也是探索综艺走向社会实操的创新案例。
与会专家也对节目进一步升级提出了建议。节目要实现从“节目火”到“店活下来”的跨越,必须兼顾情感共鸣与现实可持续性。同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其成长发展为“大学校”“大品牌”“大文创”,形成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创业生态,进一步挖掘综艺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