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救援里的中国温度,铁路担当的有力彰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1 15:5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11 15: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广元站工作人员李倩的对讲机响起紧急求助的那一刻,一场跨越川渝两地的生命救援接力赛迅速展开。一名男孩在列车上的意外断指事件,成为了检验铁路系统应急响应能力以及多方协作效率的试金石,而这场救援交出的出色答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速度背后的温暖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铁路人在危急关头的责任担当。

分秒必争!应急响应展现硬核实力。这场救援行动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专业与担当。当意外发生的讯号传来,相关铁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列车工作人员冷静地按照急救规范妥善保存断指,这份专业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日常严谨培训的成果。广元站迅速开辟绿色通道,为生命争取时间,这份果断源于“民生为先”的价值排序深植于心。而医院急诊团队的严阵以待、迅速接诊手术,更是用精湛医术为孩子手指功能保驾护航。这些看似平常的职业坚守,在此刻汇聚成守护生命的强大合力,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抽象口号转化为具体行动,成为铁路人内心深处的行动自觉。

无缝联动!跨域协作架起生命之桥。从旅客发出求助信号到医院手术成功,这场救援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跨部门的高效协作。铁路系统内部快速响应,列车与前方车站实时沟通,信息流转迅速精准;铁路与医疗系统无缝对接,车站提前联系医院做好准备,救护车在车站精准等候,实现患者抵达后的“零等待”治疗。这种打破部门壁垒的协作能力,正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逐渐走向成熟的有力体现。当求救信号响起,铁路、医疗、交通等多个系统如同被按下“快进键”,资源高效调配,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没有推诿扯皮,只有积极主动的响应;没有各自为战,唯有同心协力的默契。这种跨域联动的高效效能,不仅让生命救援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加速度”,更让公众看到了公共服务体系蕴含的温度与强大韧性。

初心滚烫!平凡岗位绽放生命微光。在这一跨越数百公里的救援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用职业操守书写着责任答卷。列车工作人员虽非专业医护人员,但对急救规范的熟练掌握,依赖于无数次模拟演练的沉淀;广元站的绿色通道之所以能畅通无阻,是因为日常对应急通道的严格管理和维护;医院救护车的准时等候、患者抵达后即刻转入手术流程的高效,得益于常态化急救演练的扎实开展。车站里永远配齐的急救用品、时刻保持畅通的绿色通道、24小时待命的医院急诊团队,这些“时刻准备着”的职业素养,让意外来临时救援人员能从容应对。铁路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把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用日复一日的积累,为生命安全筑牢坚固防线。

每一次紧急救援都是一场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检验,每一次成功接力都是一次凝聚人心的力量汇聚。广元站和G2233次列车上的这场救援,只是万千民生故事中的小小缩影。但正是这一个个微小却闪耀温暖光芒的瞬间,拼凑出一个有温度、有力量的中国。而这份温度与力量,藏在每个岗位的坚守里,躲在每次协作的默契中,更融在“人民至上”的初心间,成为我们跨越山海、一往无前的底气。(叶依竹、丁兆学)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